疱疹性口腔炎怎么治疗
疱疹性口腔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用药、营养支持、疼痛管理、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疱疹性口腔炎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疱疹、溃疡、发热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需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更昔洛韦分散片等。症状严重者可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抗病毒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局部用药
口腔黏膜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康复新液等促进黏膜修复。利多卡因凝胶可局部涂抹缓解疼痛。继发细菌感染时需联用西地碘含片或复方硼砂溶液含漱。用药时注意避免吞咽,儿童需在家长监督下使用。
3、营养支持
口腔疼痛影响进食时,建议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蒸蛋等。避免酸性、辛辣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面。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脱水患者需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疼痛管理
发热伴明显疼痛者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成人可选择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疼痛剧烈时可用生理盐水含漱后局部喷涂苯佐卡因凝胶。儿童用药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家长应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5、预防继发感染
保持口腔清洁,餐后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避免搔抓疱疹导致病毒扩散。患儿玩具、餐具需每日消毒。免疫功能低下者可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增强免疫力。家庭成员出现唇疱疹时应避免接触患者。
疱疹性口腔炎治疗期间需注意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应清淡易消化,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恢复期可逐渐添加软烂食物如土豆泥、豆腐等。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环境。症状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高热、拒食等情况应及时复诊。平时加强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