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应采取的卧位是什么
颈椎骨折进行颅骨牵引时应采取仰卧位,头部保持中立位并与身体轴线一致,牵引方向需与颈椎生理曲度平行。
颅骨牵引是治疗颈椎骨折或脱位的常用方法,通过颅骨钳或头环装置施加持续牵引力以稳定颈椎。仰卧位能确保牵引力沿颈椎纵轴均匀分布,避免侧向偏移导致神经血管损伤。患者需平卧于硬板床,头部垫软枕维持颈部轻度后伸,牵引绳通过滑轮系统与重量砝码连接,重量通常为体重的十分之一至七分之一。牵引期间需定期检查牵引装置位置,观察有无头皮压疮或感染迹象。
牵引过程中禁止随意更换体位,若需翻身必须由医护人员协助保持头颈躯干同步转动。床尾可抬高15-30度形成反牵引力,防止身体下滑影响牵引效果。对于合并呼吸功能障碍者,可适当调高床头改善通气,但需重新调整牵引角度。牵引时间根据骨折类型和复位情况决定,通常需要维持4-6周。
牵引期间应加强四肢关节被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和肌肉萎缩。每日检查牵引绳是否扭曲、砝码是否悬空,观察瞳孔变化和肢体感觉运动功能。若出现头痛加剧、牵引装置松动或神经症状恶化,需立即报告医护人员调整牵引方案。拆除牵引装置后仍需佩戴颈托保护,逐步进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