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通过什么途径感染
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物品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母婴传播、间接接触传播等。
1、性传播
淋病奈瑟菌可通过无保护性行为传播,包括阴道性交、肛交和口交。生殖器黏膜接触含菌分泌物是主要感染方式。感染者可能出现尿道分泌物增多、排尿疼痛等症状。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大观霉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性伴侣应同步检查治疗。
2、母婴传播
孕妇感染淋病可能导致胎膜早破、早产,分娩时新生儿经产道接触分泌物可引发淋菌性结膜炎。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用红霉素眼膏预防感染。妊娠期发现感染应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进行规范治疗,避免阴道分娩传播风险。
3、间接接触传播
共用被淋病奈瑟菌污染的毛巾、浴盆等物品可能造成间接传播,但概率较低。细菌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日常注意个人卫生即可有效预防。若接触污染物后出现泌尿生殖道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测,确诊后可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治疗。
4、血液传播
淋病通过血液传播的概率极低,仅见于特殊医疗操作中器械污染的情况。规范的消毒措施可完全避免此类传播。医疗机构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械。
5、其他体液传播
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含有大量淋病奈瑟菌,接触这些体液可能造成传播。避免高危性行为、正确使用安全套是有效预防措施。感染后除药物治疗外,应暂停性行为直至治愈复查阴性。
预防淋病需保持单一性伴侣并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出现尿痛、异常分泌物等症状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就诊,确诊后严格按疗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日常注意外阴清洁,内衣裤需高温消毒,治愈后3个月应复查确认无复发。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性病筛查,孕妇需在孕早期完成相关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