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瘤是怎么回事
肾上腺瘤可能由遗传因素、内分泌紊乱、长期慢性炎症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髓质细胞异常增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等方式干预。肾上腺瘤通常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月经紊乱等症状。
1、遗传因素
部分肾上腺瘤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或2型等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即可出现肾上腺皮质或髓质的结节性病变,可能伴随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胰腺肿瘤等表现。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肾上腺CT或激素水平筛查,必要时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临床常用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控制相关症状。
2、内分泌紊乱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可能导致肾上腺皮质持续分泌过量激素,长期刺激可诱发肿瘤。常见于库欣综合征患者,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等特征性体征。诊断需通过午夜血清皮质醇测定、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等确认。治疗上可使用米托坦片抑制皮质醇合成,或采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调节激素分泌。
3、慢性炎症刺激
反复发生的肾上腺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炎症可能造成组织异常修复,进而形成肿瘤样病变。这类患者常有反复腰痛、低热等非特异性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或自身抗体阳性。急性期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慢性期可考虑泼尼松龙片等免疫调节治疗。
4、肾上腺皮质增生
原发性或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可能进展为腺瘤,尤其见于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患者。典型表现为儿童性早熟或成人女性男性化特征,实验室检查可见17-羟孕酮显著升高。治疗需长期口服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严重者可选择腹腔镜下肾上腺部分切除术。
5、髓质细胞异常增殖
嗜铬细胞瘤是肾上腺髓质细胞的肿瘤性病变,多由儿茶酚胺分泌过多引发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三联征。诊断依赖24小时尿香草扁桃酸检测和肾上腺MRI增强扫描。术前需用盐酸酚苄明片进行药物准备,手术切除是根治性治疗手段。
肾上腺瘤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摄入含酪胺食物如奶酪、熏肉等。每日监测血压变化,注意记录心悸、头痛等发作情况。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肾上腺CT和激素水平,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出现严重高血压危象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