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折后如何护理
腰椎骨折后护理主要包括卧床制动、疼痛管理、预防并发症、康复训练和营养支持五个方面。
1、卧床制动
急性期需绝对卧硬板床,保持脊柱轴向翻身,避免腰部扭转。可使用腰围固定保护,制动时间通常为6-8周。床铺应平整,翻身时保持头颈躯干成直线,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
2、疼痛管理
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配合冰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预防并发症
重点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每日检查骶尾部皮肤,使用气垫床;指导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鼓励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保持会阴清洁,预防尿路感染。
4、康复训练
稳定期后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逐步增加直腿抬高、桥式运动。6周后可佩戴支具坐起,3个月内避免弯腰、提重物。水中步行训练有助于减轻脊柱负荷。
5、营养支持
增加高钙食物如牛奶、豆腐,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1.2-1.5g/kg体重,可选择鱼肉、鸡蛋白。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预防便秘,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
护理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逐步增加活动量时注意疼痛反应。保持乐观心态,戒烟限酒,避免剧烈咳嗽。恢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建议使用具有腰部支撑功能的座椅,睡眠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保持生理曲度。若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