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掌风是怎么引起的
鹅掌风通常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学名称为手癣,主要致病因素有皮肤癣菌感染、长期潮湿环境、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染源、皮肤屏障受损等。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保持皮肤干燥、避免共用物品等方式治疗。
1、皮肤癣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是最常见的致病真菌,这类真菌喜好温暖潮湿的环境,通过分解皮肤角质层蛋白繁殖。感染后表现为手掌红斑、脱屑、水疱,可能伴随瘙痒。治疗需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严重时需口服特比萘芬片。
2、长期潮湿环境
频繁接触水或长期戴手套会导致手部皮肤浸渍,破坏皮脂膜屏障。厨师、保洁人员等职业人群易因反复湿水作业诱发本病。表现为指缝糜烂、皮肤发白。日常需保持手部干燥,工作后及时擦干,可涂抹尿素维E乳膏修复皮肤。
3、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因免疫功能受损更易发生真菌定植。这类患者往往症状较重,可能出现深在性水疱和皲裂。除规范抗真菌治疗外,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联合伊曲康唑胶囊系统性用药。
4、接触传染源
直接接触患者皮损或共用毛巾、手套等物品可导致交叉感染。健身房、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的地面也可能存在真菌孢子。典型表现为单侧手掌发病后逐渐扩散。预防需避免接触可疑污染物,家庭成员应分开使用洗浴用品。
5、皮肤屏障受损
过度使用碱性清洁剂或患有湿疹等炎症性皮肤病时,表皮完整性被破坏易继发真菌感染。临床可见原有皮损周围出现环状鳞屑。治疗需停用刺激物,先控制原发皮肤病,再配合酮康唑洗剂局部清洗。
鹅掌风患者日常应选择吸汗透气的棉质手套,避免搔抓防止自身接种传染。饮食上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有助于皮肤修复,推荐食用全谷物、深海鱼及坚果类食物。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应持续用药1-2周防止复发。合并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议每2周复诊评估疗效。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