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性毛囊炎是什么
脱发性毛囊炎是一种以毛囊破坏和永久性脱发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头皮出现脓疱、结痂及瘢痕性秃发斑块。
脱发性毛囊炎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也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免疫异常或局部卫生不良有关。早期表现为头皮毛囊周围红色丘疹或脓疱,伴随轻度瘙痒或疼痛。随着病情进展,脓疱破溃后形成黄褐色痂皮,愈合后遗留圆形或椭圆形的萎缩性瘢痕,导致毛囊永久性破坏。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淋巴结肿大或低热等全身症状。该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病程迁延反复,需与头癣、寻常狼疮等疾病鉴别。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细菌培养,必要时需进行皮肤活检。治疗上需遵医嘱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者可口服多西环素片或米诺环素胶囊。对于顽固性病例,可考虑光动力疗法或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日常应避免搔抓患处,选择温和洗发产品,保持头皮清洁干燥。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
患者应避免自行挤压脓疱,减少染发、烫发等化学刺激。饮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若出现新发皮损增多、瘢痕扩大或伴随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病程超过3个月未愈者需排查免疫缺陷等潜在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