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荨麻疹症状及治疗
小儿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风团、红斑伴瘙痒,治疗可通过抗组胺药物、局部冷敷等方式缓解。小儿荨麻疹通常由食物过敏、感染、物理刺激等因素引起,需结合病因进行针对性干预。
1、皮肤风团
皮肤风团是小儿荨麻疹最典型的表现,呈粉红色或苍白色隆起性皮损,边界清晰,大小不等,常突然出现并伴有剧烈瘙痒。风团可能由食物过敏如鸡蛋、牛奶等触发,也可能因冷热刺激或摩擦导致。家长需避免患儿抓挠,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缓解症状,同时记录可疑诱因以便排查。
2、血管性水肿
部分患儿会伴随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等疏松部位突发肿胀,可能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或昆虫叮咬有关。肿胀处通常无瘙痒但伴有紧绷感,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家长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西替利嗪滴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并监测呼吸道通畅度。
3、胃肠道症状
约三成患儿会出现恶心、腹痛等胃肠反应,常见于食物过敏或肠道感染诱发的荨麻疹。症状轻者可表现为食欲减退,重者可能出现呕吐或腹泻。家长应暂停可疑食物,给予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并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
4、发热乏力
感染相关荨麻疹常伴随低热、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多见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链球菌感染。体温通常不超过38.5℃,但患儿易出现烦躁不安。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物理降温无效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同时保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
5、慢性反复发作
病程超过6周属慢性荨麻疹,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或慢性感染灶有关。表现为风团每日或间歇性出现,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建议家长带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长期管理可选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配合避免冷热交替等物理诱因,必要时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潜在疾病。
患儿日常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不超过37℃,避免食用含人工色素或防腐剂的食品。急性发作期可冷敷瘙痒部位,剪短指甲防止抓伤。建议家长建立症状日记,记录发作时间、持续时长及可能诱因,定期随访过敏专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慢性患儿可尝试游泳等温和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胆碱能性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