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晃动是得了牙周炎吗
牙齿晃动可能是牙周炎的表现,但也可能与外伤、咬合创伤、骨质疏松或颌骨肿瘤等因素有关。牙周炎是牙齿周围支持组织发生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及牙齿松动。
牙齿晃动最常见的原因是牙周炎。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使牙齿失去支撑而松动。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牙龈出血或口臭,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牙齿移位甚至脱落。长期口腔卫生不良、吸烟、糖尿病等因素会加速牙周炎发展。
牙齿受到外力撞击可能导致牙周膜损伤,出现暂时性松动。这种情况多见于前牙,常伴有牙龈撕裂或牙齿折断。咬合创伤也可能导致个别牙齿长期受力过大,逐渐出现松动现象。
骨质疏松患者可能出现全口牙齿普遍松动,这与全身骨量减少有关。颌骨肿瘤压迫牙根时也会导致牙齿移位或松动,这种情况通常伴有局部肿胀或疼痛症状。
妊娠期女性可能出现牙龈增生和牙齿轻度松动,这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青少年在牙齿替换期也会出现乳牙松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克罗恩病等可能以牙齿松动为首发症状。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或免疫抑制剂也可能导致牙龈增生和牙齿松动。
发现牙齿松动应及时就医检查,口腔医生会通过牙周探诊、X线检查等手段明确病因。日常应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避免吸烟和过量摄入甜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有助于早期发现牙周问题。对于已经松动的牙齿,医生可能建议进行牙周治疗、夹板固定或拔除后修复等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