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手术怎么治
慢性骨髓炎手术通常采用病灶清除术、死骨切除术、骨移植术、灌洗引流术、皮瓣移植术等方式治疗。慢性骨髓炎多由急性骨髓炎未彻底治愈、外伤感染、血源性感染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后制定手术方案。
1、病灶清除术
通过手术彻底清除感染坏死的骨组织与周围炎性肉芽组织,适用于局限性骨髓炎。术中需配合抗生素骨水泥填充控制感染,术后可能需外固定保护骨质。
2、死骨切除术
针对已形成明显死骨的患者,需完整切除失去血供的坏死骨段。若缺损较大可能需同期植骨,术后需长期静脉抗生素治疗预防复发。
3、骨移植术
对于骨质缺损严重的病例,可采用自体髂骨移植或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结构。移植骨需具有良好的血运重建能力,术后需严格监测排斥反应。
4、灌洗引流术
通过留置灌洗管持续冲洗脓腔,配合负压引流消除局部感染。适用于软组织条件差或全身状况不耐受大范围清创的患者,需维持2-4周灌洗周期。
5、皮瓣移植术
合并皮肤缺损者需采用局部皮瓣或游离皮瓣覆盖创面,改善局部血供。常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或腹股沟皮瓣,术后需避免皮瓣受压。
术后需严格卧床休息4-6周,避免患肢负重。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如鱼肉、鸡蛋、豆制品等,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康复期可进行非负重关节活动训练,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及影像学评估疗效。出现发热、伤口渗液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