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纤维会引起皮肤病吗
玻璃纤维可能引起皮肤病,主要与接触方式、个体敏感性以及防护措施有关。玻璃纤维是一种常见工业材料,其细小纤维可能刺激皮肤导致机械性损伤或过敏反应。
直接接触玻璃纤维可能导致皮肤刺痒、红斑或丘疹,这种刺激属于物理性损伤。纤维嵌入皮肤后可能引发局部炎症反应,表现为接触性皮炎症状。长期反复暴露可能造成皮肤粗糙、皲裂或色素沉着。从事玻璃纤维生产、建筑保温等行业的职业暴露人群风险较高,未佩戴防护手套或穿着短袖衣物作业时更易发生。
部分人群对玻璃纤维树脂成分过敏,接触后可能出现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症状包括剧烈瘙痒、水肿性红斑或渗出,常见于前臂、颈部等暴露部位。过敏体质者、特应性皮炎患者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人群更易发生免疫反应。极少数情况下可能诱发慢性湿疹样改变或皮肤肉芽肿。
接触玻璃纤维后应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避免揉搓导致纤维深入。粘性胶带可帮助清除残留纤维,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出现持续红肿、水疱需就医,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职业接触者应穿戴防尘服、护目镜和丁腈手套,作业后及时淋浴更换衣物。日常注意保持皮肤湿润,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增强屏障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