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喝药呛到了怎么办
小孩喝药呛到可通过拍背、调整体位、观察呼吸、清理口腔、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呛药通常由吞咽不协调、药物刺激、体位不当、药液过稠、喉部敏感等原因引起。
1、拍背
立即将孩子俯卧于家长前臂或大腿上,头部略低于胸部,用手掌根部快速有力叩击其肩胛骨之间的区域5次。该动作利用重力与震动帮助异物排出气道。操作时需固定孩子身体避免滑落,力度以能引起胸腔震动为宜,避免直接拍打脊柱。
2、调整体位
若拍背无效,可改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对于1岁以上儿童,家长从背后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抵住肚脐上方,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腹部。婴儿则需采用头低臀高位,在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用两指快速按压胸部。体位调整能增加胸腔压力促使异物排出。
3、观察呼吸
处理后需持续观察孩子呼吸状态10分钟。正常呼吸表现为胸廓规律起伏、无哨音样杂音、嘴唇红润。若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绀、意识模糊等缺氧表现,提示可能存在气道阻塞或吸入性肺炎,须立即就医。睡眠中呼吸监测需注意有无异常鼾声或呼吸暂停。
4、清理口腔
用纱布缠绕手指轻轻擦拭口腔,清除残留药液或呕吐物。避免使用棉签等硬物刺激喉部引发呕吐反射。若孩子能配合,可用温水漱口稀释咽喉部药物残留。清理时注意固定头部防止误伤,动作需轻柔避免诱发二次呛咳。
5、就医处理
持续呛咳超过30分钟、呼吸频率超过40次/分钟或出现发热症状时,需急诊排除气管异物或化学性肺炎。医生可能通过喉镜检查气道状况,严重者需支气管镜下取异物。若呛入药物具有腐蚀性,可能需使用泼尼松龙注射液减轻黏膜水肿,配合氨溴索注射液促进黏液排出。
日常喂药时选择专用喂药器控制流速,避免平躺服药。可将药液混入少量果泥改善口感,但需注意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喂药后保持直立位15分钟,观察无异常后再进食。定期检查药品说明书,避免使用儿童禁用或需谨慎使用的药物。家中常备急救联系电话,家长应学习婴幼儿急救课程掌握基础处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