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蜱虫叮咬后皮肤是什么样子
被蜱虫叮咬后的皮肤通常会出现直径2-5毫米的红色丘疹,中央可见黑色虫体残留,可能伴随局部水肿或瘀斑。蜱虫叮咬的表现主要有叮咬处红肿、虫体附着、瘙痒疼痛、过敏反应、继发感染五种典型特征。
1、叮咬处红肿
蜱虫口器刺入皮肤后会释放抗凝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形成边界清晰的圆形红斑,周围皮肤温度轻度升高,红斑可持续3-7天。婴幼儿及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直径超过10毫米的显著红肿。
2、虫体附着
吸血中的蜱虫头部会埋入真皮层,体外可见棕褐色椭圆形虫体,饱血后虫体可膨胀至黄豆大小。强行拔除可能导致口器断裂残留,需用酒精棉球麻醉后垂直拔出。
3、瘙痒疼痛
蜱虫唾液中的蛋白毒素可刺激神经末梢,产生持续针刺样疼痛或灼热感,约60%患者出现中度以上瘙痒。抓挠可能加重局部炎症反应,增加继发感染概率。
4、过敏反应
对蜱虫唾液过敏者可能在叮咬后24小时内出现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此类患者需立即清除虫体并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治疗。
5、继发感染
破损皮肤可能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现为红肿加剧、脓性分泌物、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确诊后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严重者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控制感染。
被蜱虫叮咬后应避免搔抓患处,每日用碘伏消毒2次直至红肿消退。户外活动时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物,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虫剂。若出现发热、关节痛或特征性游走性红斑,需警惕莱姆病可能,应及时至感染科进行伯氏疏螺旋体抗体检测。居家环境中可使用氯氰菊酯喷洒草丛等蜱虫栖息地,宠物定期使用氟虫腈滴剂预防蜱虫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