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是骨性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可通过关节疼痛、晨僵、活动受限、骨摩擦音、关节畸形等症状判断,通常与年龄增长、肥胖、关节损伤、遗传因素、代谢异常等原因有关。
1、关节疼痛
骨性关节炎早期表现为活动后关节疼痛,休息后可缓解。疼痛多呈钝痛或胀痛,常见于膝关节、髋关节等负重关节。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静息痛或夜间痛。疼痛可能与关节软骨磨损、滑膜炎症、骨赘刺激等因素有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2、晨僵
晨僵是骨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指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关节僵硬感,活动后通常在30分钟内缓解。晨僵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于类风湿关节炎。晨僵可能与夜间关节液黏稠度增加、炎症介质积累有关。建议患者起床后适当活动关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3、活动受限
骨性关节炎会导致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减小,表现为下蹲困难、上下楼梯疼痛等。活动受限与关节软骨破坏、骨赘形成、肌肉萎缩等因素相关。患者可通过低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维持关节功能,避免爬山、跳跃等加重关节负荷的活动。
4、骨摩擦音
关节活动时可能出现捻发音或摩擦感,提示关节面不平整。骨摩擦音由软骨缺损后粗糙的骨面相互摩擦产生,常见于膝关节屈伸时。该症状多伴随疼痛出现,严重时可能触及关节内游离体。出现骨摩擦音需尽早就医评估关节损伤程度。
5、关节畸形
晚期骨性关节炎可出现关节肿大、变形,如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畸形。畸形与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增生、关节囊挛缩等有关。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骨赘形成等特征性改变。严重畸形可能需要关节置换手术矫正。
骨性关节炎患者需注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建议BMI保持在18.5-23.9之间。日常可进行关节周围肌肉锻炼如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增强关节稳定性。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含硫化合物的大蒜洋葱等食物,有助于减轻关节炎症。避免长时间跪姿、蹲姿等不良体位,使用手杖、护膝等辅助器具分散关节压力。冬季注意关节保暖,夏季避免空调直吹。定期复查关节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