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脑瘫的治疗和用药

28742次浏览

脑瘫的治疗特别提倡早期,甚至在新生儿期就应采取积极措施,目的是将脑瘫消灭在萌芽之中。对高危婴儿的跟踪意义重大,时间应为一年,最短也不应少于六个月,一旦发现可疑,就应立即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直到患儿正常化,早期治疗主要是改善脑供血、供氧,保护脑细胞,那么,脑瘫的治疗和用药的方法都有哪些呢?

一、 理学疗法

1、Rood法:是通过对皮肤外感受器及肌肉、肌腱、关节等固有感受器的刺激,达到促进或抑制神经、肌肉活动的方法。感觉刺激的方法有温度刺激 、机械刺激以及关节感觉刺激等。反复快速刺激可使肌肉兴奋增高,缓慢持续刺激可使肌肉兴奋性降低。

2、P.N.F法:是应用本体感觉刺激,促进肌肉收缩增强肌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功能活动的方法。认为正常的运动不是单关节,而是肌群共同收缩的结果。其手技是对分节运动模式给予有力的抵抗。在抵抗的过程中,患者要付出较大的努力,这可使障碍部位的神经、肌肉被激活,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3、Bobath法:是英国学者Bobath夫妇50年代确立的脑性运动障碍的有效方法。认为运动功能的整合中枢有脊髓、脑干、中脑及皮层四个水平,下位中枢受上位中枢的控制。脑损伤引起的症状除运动发育迟缓外,均为上位中枢控制解除的释放症状即原始反射亢进导致的姿势异常。尤其中脑和皮层损伤引起的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障碍,在脑瘫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抑制原始反射支配的异常姿势,促进立直反射、平衡反射支配的正常姿势和运动的出现。基本手技有:抑制性手技、促通性手技、关键点及叩击等。

4、Vojta法:是西德学者Voita博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反射性运动,又称诱导疗法。基本原理是利用诱发带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反射性移动运动,通过这种移动运动反复、规则地出现,来促通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达到治疗目的。

5、Peto法引导式教育:是匈牙利学者Peto教授创建的综合康复方法。实用于合并语言、智力障碍的患儿。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功能障碍者异常的功能得以改善,并逐渐使其主动完成动作,最终达到独立完成的目的。具体方法是按病情分班,每班10-20人,3-5名引导者,根据患儿病情设计课题。有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每日从早到晚进行一连串的日常生活课题。根据完成情况再设计下一步课题。

6、上田法:是由日本上田正博士于1986年创立的。是根据相反神经兴奋与抑制的网络理论,认为正常人姿势反射的完成是依赖于正常完整的相反神经兴奋与抑制网络的作用,即神经兴奋主动肌收缩的同时,相反抵抗肌则受到抑制而迟缓。健康的相反神经支配是保持正常姿势和运动的基础。脑瘫是由于相反神经支配障碍而存在的异常兴奋回路而导致的姿势和运动异常。所以采取抑制异常相反神经兴奋与抑制的手法,抑制异常回路来调节相反神经的兴奋和抑制的手法,来达到降低肌张力、缓解痉挛的目的。

二、作业疗法(OT):是根据患者功能障碍的具体情况,设计某种课题训练并指导患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让患者发挥出最大的潜能,逐渐获得正常的生活能力。具体作业包括:功能性作业、心理性作业、职业前作势异常和运动异业及日常生活作业等。

三、语言疗法:脑瘫患儿中大约有70-75%合并语言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交流及心理。常见的类型是小儿语言发育迟缓和构音障碍。详见语言障碍。

四、药物治疗:

1、促进脑细胞代谢的药物:神经节苷脂、脑活素、神经生长因子、氨酸及B族维生素等。

2、多巴胺类:美多巴、左旋多巴,抗胆碱能安坦等。

4、抗癫药:根据发病类型选择用药。

五、中国传统康复方法

1、根据中医经络学说、辩证论治等理论,多采用按摩、针灸、中药等方到一法,也收定疗效。

2、根据中医理论研制的物理疗法:经络导平仪、痉挛治疗机以及中频等配合康复训练也收到一定疗效。

六、支具:为防止变形及挛缩,抑制不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更好的配合训练,可根据患儿情况,制定相应的支具。如:手夹板、矫正鞋、足支具、短下肢支具等。

七、手术:是脑瘫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对那些经过训练无法纠正且影响生活自理的畸形,可考虑手术治疗,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充分估计预后。常做的手术有:矫形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术、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骨科手术等。手术是最后的选择,多在5岁后最后的选择,多在5岁后进行。手术前后应充分进行功能训练。

目前,国外多采用现代理学疗法(PT、OT、ST)、支具 、矫形手术、心理、文体活动、音乐、教育、职业以及社会工作等综合进行。手术前后应充分进行功能训练。手段,来为患儿服务。而我国现在的康复中心大多采取以现代康复理学疗法为主的中西结合的方法,其中包括按摩、针灸、理疗、药物等综合治疗手段。均受到一定疗效。

相关推荐

脑瘫有治愈的可能吗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是不存在完全治愈的可能性的。这是由于脑瘫属于大脑的非进行性损伤,多是由于人体从受孕开始到婴儿期的大脑损伤或者是发育存在缺陷引起的,例如在生产时,如果出现婴儿的短期窒息,就会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出现脑瘫的可能。脑瘫的患者常常引起大脑神经皮质的损伤,因此可以出现运动障碍,语言障碍以及姿势异常等主要症状。针对脑瘫的患者并不具备有根治性的方法,只能通过进行综合性的干预治疗,例如进行体能训练,语言练习,感知力练习等项目,借此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减轻患者的症状表现。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10

83875次收听

4个月头竖不稳是脑瘫吗
4个月头竖不稳并不一定是脑瘫,脑瘫并不能单纯的依靠头竖不稳进行判断。脑瘫主要是脑部神经受到外界因素刺激之后,所引发的一种脑损伤综合症,这种疾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先天性的运动功能障碍以及智力低下,同时还会伴随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以及癫痫疾病。婴儿在4个月左右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头竖不稳的现象,可能是存在有营养不良所引起的发育异常,并不能说明婴儿的身体存在有疾病,也不能完全的确诊脑瘫。想要完全的排除脑瘫,还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脑CT检查,才可以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02

2021-05-10

89388次收听

01:52
小孩脑发育不良导致的脑瘫能治好吗
小儿脑发育不良导致的脑瘫,肯定无法完全治好,因为脑瘫就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因为脑瘫是在生前或出生后一个月,即围产期非进行性的脑损伤,脑的损伤已经发生,产生后果,无法完全再恢复到正常水平。因为在产前还有生后一个月已经发生,无论是因脑发育不良所引起的或缺氧、感染引起的,都无法完全恢复,仅可使疾病发展减轻或得到缓解。若有脑发育不良,则更加无法治愈,因为脑发育不良都是先天性的,不可能后天再改善发育,所以是不能够治愈的。
脑瘫的并发疾病
脑瘫并发疾病是指伴随脑瘫主要症状同时出现的其他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也是由于脑瘫引起的.其中常见的合并症主要有:精神发育迟缓、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
小儿脑瘫治疗用药
小儿脑瘫是一种儿童多发疾病,给患儿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影响了患儿的正常生活,那么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呢?药物治疗怎么样呢?小儿脑瘫治疗用药应该注意什么呢?专家提醒,药物治疗虽然是小儿脑瘫治疗的一种方法,但一定要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避免造成更多的伤害。
青春期肌张力不全型脑瘫诊断
青春期肌张力不全型脑瘫是一种很常见的脑瘫疾病,然而大部分人对青春期肌张力不全型脑瘫并不是很了解,当患上青春期肌张力不全型脑瘫时也不知道如何诊断,接下来飞华健康小编来为大家介绍青春期肌张力不全型脑瘫诊断方面的知识。
青年人弛缓型脑瘫饮食
青年人弛缓型脑瘫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弛缓型脑瘫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很多,青年人弛缓型脑瘫饮食对于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青年人弛缓型脑瘫饮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专家指导小儿脑瘫护理
小儿脑瘫孩子是不幸福的,该病对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病,通常这种疾病发生在儿童群体中,得了这种疾病后,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治疗,为了确保病情能够更好、更快的恢复,还应该做好小儿小儿脑瘫护理工作
脑瘫儿童应该怎么治
儿童脑瘫需要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包括体育疗法、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中医治疗。一、体育疗法,包括运动以及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训练,例如爬、行走、目的地认知。像指鼻指耳朵,训练的抓物、起坐、摇摆、扶行。正常行走、原地运动、弯腰拾物、脚、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跑步等等。二、物理治疗,包括神经的电刺激疗法,还有温热的疗法,水疗法,其他还有作业治疗。三、药物疗法,包括构筑和修复的脑组织,促进脑细胞的DNA的合成,脑细胞对氧的利用率,改善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增加的脑功能,但是这些药物的疗效不确切,治疗效果不肯定。四、中医治疗,包括针刺疗法,按摩治疗,还有中药治疗。
语音时长 01:42

2020-03-12

51984次收听

02:39
脑瘫的原因
患者脑瘫的原因主要包括产前父母不良生活习惯,代谢性疾病,宫内发育不全等、产时操作不当、产后黄疸处理不及时。脑瘫是指出生后一个月内由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的脑损害的综合症有:1、主要包括父母的吸烟、酗酒等不良的嗜好造成的影响,或者是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综合征,以及服用过多的避孕药。另外,某些遗传代谢病在孩子出生之后会导致脑部的损害,出现脑性瘫痪。还有早产和宫内发育迟缓,也是脑瘫发育的高危因素。2、生产时候操作不当,脑袋的严重挤压或者是脐带出现的异常,这些问题都能引起颅内的缺氧、颅内的出血而导致的脑瘫。3、产后导致小儿脑瘫的主要原因是黄疸没有及时处理,而导致胆红素脑病,最后造成了脑性瘫痪。
宝宝脑瘫早期症状
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伤残情况。脑瘫主要是因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各种原因导致儿童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脑瘫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可伴有智能落后及惊厥发作、行为异常、感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儿童的表现会出现肌张力偏高。例如在仰卧位时,儿童表现为花状。在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的肌张力逐渐会出现升高的表现。例如儿童会出现剪刀步,会出现腱反射亢进,拇指内扣等。这都提示儿童出现脑瘫的可能性比较大。
语音时长 01:22

2019-06-06

60175次收听

01:39
宝宝脑瘫的早期症状
脑瘫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中枢性的瘫痪和智力异常,早期儿童的表现会出现肌张力偏高,如在仰卧位时,儿童表现为花状,在俯卧位时头不能抬起。随儿童的生长发育,儿童的肌张力逐渐会出现升高的表现,如儿童会出现剪刀步,会出现腱反射亢进,拇指内扣,提示脑瘫的可能性比较大。脑性瘫痪简称为脑瘫,脑瘫是小儿时期常见一种伤残情况。脑瘫主要是因为出生前、出生时、出生后的各种原因导致儿童非进行性脑损伤所造成。
01:25
如何判断早产儿脑瘫
早产是脑损伤的高危因素。导致早产的因素常常有妊高症、高血糖、双胎或者外伤。这些是引起儿童脑损伤的高危因素。早产儿儿童在后期发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儿童听力、视力以及肌张力的发展情况。如果早产儿童在后期发育过程中出现了肌张力异常。例如在早期出现了明显的肌张力偏低的表现,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出现肌张力偏高的表现,并且伴有四肢异常。例如出现剪刀步、角弓反张,这提示儿童存在早产脑瘫的可能性。诊断早产儿是不是脑瘫,还需要追溯病史,并结合临床表现与体征综合判断。
面瘫是如何引起的
大家知道面神经麻痹我们叫贝尔麻痹,是非常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之一。面瘫的原因常常跟病毒感染有关系,当然常常这种面瘫可能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以后,病人过几天以后就会出现面神经麻痹,口角歪斜、流口水、眼睛闭不上等等这些症状。另外面瘫还跟自身免疫有关系,我们叫自身免疫性相关性的面神经麻痹。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病因,如继发性的像一些桥小脑角区的肿瘤可以压迫面神经引起面瘫。所以,对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首先要寻找病因,除外压迫性病变造成面神经麻痹。如果没有压迫性病变,认为它是一个原发性的面神经麻痹,可能考虑与自身免疫或者病毒感染有关系。给予一些积极治疗,面瘫还是有一定好转的机会。
语音时长 01:14

2019-05-30

52941次收听

01:35
面瘫有后遗症吗
面瘫预后不佳会有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即面瘫,是神经科常见的周围神经病之一,有的患者面神经麻痹严重,有的患者面神经麻痹较轻,不同的严重程度可能造成不同的预后。如果患者面神经麻痹非常完全,而且治疗不及时,甚至延误治疗等,就会导致患者长期遗留面神经麻痹的症状,如面纹浅、流口水、眼睛闭合不全等,即遗留后遗症。一般来讲,面神经麻痹治疗的最有效的时间是前三个月,如果患者在前三个月还没有完全恢复,就会出现后遗症的表现。当然,此时继续给予营养神经的治疗、康复的治疗等对于恢复还是有一定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