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脑水肿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婴幼儿脑水肿主要由颅内感染、产伤缺氧、先天性畸形、代谢异常及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可通过降颅压药物、抗感染治疗、手术引流、营养支持及康复训练等方式干预。
1、颅内感染
细菌性脑膜炎或病毒性脑炎是常见诱因,患儿可能出现发热、呕吐、前囟膨隆等症状。需通过腰椎穿刺确诊,治疗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抗感染,配合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2、产伤缺氧
分娩过程中窒息或颅内出血导致脑组织缺氧水肿,表现为肌张力异常、惊厥等。急性期需用呋塞米注射液脱水,后期可配合高压氧治疗促进神经修复。
3、先天性畸形
中脑导水管狭窄或Dandy-Walker综合征等结构异常阻碍脑脊液循环,需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使用乙酰唑胺片减少脑脊液分泌。
4、代谢异常
严重低钠血症或枫糖尿症等代谢疾病可引发渗透性脑水肿,需静脉输注高渗氯化钠注射液纠正电解质,同时限制液体入量。
5、肿瘤压迫
后颅窝肿瘤如髓母细胞瘤压迫第四脑室引起梗阻性脑积水,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前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瘤周水肿。
日常护理需保持患儿头高位卧床,避免剧烈哭闹增加颅压;母乳喂养者母亲应低盐饮食,人工喂养需选择低渗透压配方奶;康复期定期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配合神经节苷脂钠营养神经;注意监测头围增长速率,若每日增长超过1厘米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