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疼痛是怎么回事
颈椎疼痛可能由颈椎退行性变、颈部肌肉劳损、颈椎间盘突出、颈椎小关节紊乱、外伤等因素引起,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颈椎退行性变
颈椎退行性变通常与年龄增长有关,表现为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患者可能出现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低头,睡眠时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
2、颈部肌肉劳损
颈部肌肉劳损多因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导致,常见于伏案工作者。症状包括颈部酸胀、压痛,可能放射至肩背部。建议通过热敷、颈部拉伸运动缓解症状,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工作中每小时应起身活动5分钟,调整显示器至视线平齐位置。
3、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间盘突出与椎间盘退变或急性损伤有关,突出物可能压迫神经根。典型症状为颈肩部放射性疼痛、手指麻木。轻中度患者可采用颈椎牵引治疗,配合甲钴胺片、依托考昔片等药物。严重压迫脊髓时需考虑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等手术方式。
4、颈椎小关节紊乱
颈椎小关节紊乱常由突然转头、睡姿不当引发,表现为突发性颈部剧痛、转头困难。急性期可通过颈托固定制动,配合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专业医师手法复位能有效改善症状,但禁止自行暴力扭动颈部。睡眠时建议采用仰卧位并保持颈椎自然曲度。
5、外伤因素
车祸、跌落等外伤可能导致颈椎骨折、韧带损伤。除剧烈疼痛外,可能伴随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等神经症状。需立即颈托固定并就医检查,通过CT或MRI明确损伤程度。稳定性骨折可保守治疗,严重损伤需行颈椎后路椎管减压术等手术治疗。
颈椎疼痛患者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工作间隙可进行米字操等颈部放松运动。睡眠时选择支撑性良好的记忆枕,保持颈椎中立位。寒冷季节注意颈部保暖,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增强颈部肌肉力量。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上肢麻木、行走不稳等症状,需及时至骨科或脊柱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