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因素是什么
急性乳腺炎可能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乳腺导管堵塞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乳房红肿热痛、发热寒战等症状。
1、乳汁淤积
哺乳期乳汁排出不畅可能导致乳腺导管压力增高,局部组织水肿压迫血管和淋巴管。哺乳后未及时排空乳房、婴儿吸吮力度不足或哺乳姿势错误均可诱发。可通过热敷按摩促进排乳,使用吸奶器辅助排空,调整婴儿含乳姿势。
2、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通过乳头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可能与哺乳卫生不良、婴儿口腔感染有关。典型表现为乳房局部硬结伴脓性分泌物,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3、乳头皲裂
哺乳时婴儿咬合不当或过度清洁导致乳头皮肤屏障破坏,形成放射状裂口。哺乳前后可用羊脂膏护理,严重时暂停患侧哺乳,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4、免疫力下降
产后疲劳、营养不良或贫血等因素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建议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补充复合维生素,必要时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
5、乳腺导管堵塞
乳腺腺泡分泌物浓缩形成栓子阻塞导管,触诊可及条索状硬结。可通过乳腺超声确诊,采用手法疏通配合乳癖消片等中成药治疗。
哺乳期应保持每日8-10次规律哺乳,每次哺乳后冷敷乳房减轻肿胀,穿着无钢圈哺乳文避免压迫乳腺。饮食需增加瘦肉、深海鱼等优质蛋白摄入,限制高脂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发现乳房硬块持续24小时不缓解或体温超过38.5℃时,应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