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的食物可能致癌,尤其是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霉变食物。霉变食物中可能存在的致癌物质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等,长期摄入可能增加肝癌、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概率。
黄曲霉毒素是霉变食物中最常见的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于花生、玉米、坚果等食物中。这种毒素耐高温,普通烹饪无法破坏其毒性,长期低剂量接触可能导致肝细胞损伤甚至癌变。霉变谷物中的赭曲霉毒素可能损害肾脏功能并诱发泌尿系统肿瘤。水果霉变产生的展青霉素可能刺激胃肠道黏膜,增加消化道肿瘤风险。霉变食物中的霉菌孢子还可能引发急性中毒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部分轻微霉变的食物经专业处理后可能降低风险,如奶酪表面霉斑可切除后食用。但家庭环境中难以准确判断霉变程度和毒素扩散范围,自行处理存在安全隐患。霉变食物即使切除可见霉斑,其菌丝可能已渗透至食物内部,毒素扩散范围远超肉眼所见。
日常应避免食用明显霉变食物,谷物坚果等易霉变食品需干燥密封保存。发现食物霉变应及时丢弃,不可仅切除霉变部分后食用。储存粮食应注意防潮通风,定期检查易腐食品状态。若误食霉变食物后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