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器官移植中心设立于该院,引领着贵州器官移植事业发展。该院经国家卫健委批准,具有肝、肾、胰腺、小肠大器官移植资质,是贵州省可开展器官移植项目最多的医疗机构。2017年,成立了贵州省首个独立的移植科,成立了贵州省首个移植门诊,也成立了贵州首个器官移植科OPO(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
该院器官移植工作起步较早,是全省最先开展该项工作的医院。自1983年率先开展尸体肾移植以来,相继成功实施多例尸体肾移植及肝脏移植,并于2010年成功开展该省首例活体肾移植。2017年9月,成功完成该省首例肺移植;2017年11月,成功完成该省首例腹腔镜下活体供肾切取。器官移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不断填补省内空白。
器官移植科学术带头人为中国著名的器官移植专家潘光辉教授。科室现有医生9人,护士12人,器官捐献协调员8人,医生人才队伍有正高职称1人,副高2人,初中级6人。
该院器官移植工作采取的是国际前沿的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MDT),多学科共同诊断评估,整合应用多种方法和技术,如外科手术、药物治疗、靶向治疗、超声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等,为患者提出个体化的最佳治疗方案。2017年至今,共开展肾移植324例,其中活体肾移植供肾切取术20例,是全省首家年移植手术量超过百例的医疗单位。肾移植手术成功率100%、移植物存活率99.4%、病人存活率均为99.6%。
科室配备了较全的器官移植检验设备,包括淋巴细胞毒试验、HLA抗体初筛、特异性抗体检测(DSA)、免疫抑制药物(FK506、环孢素、霉酚酸酯、西罗莫司)血药浓度监测平台等。目前能为尿毒症、终末期肝病、终末期肺病等脏器衰竭患者提供肾脏、肝脏、心、肺、胰腺等大器官移植。
没有规范就没有捐献,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该院成立了器官移植OPO(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宣传器官移植的政策法规,规范器官移植的登记和捐献工作。
独立移植科室的建立、检验平台的设置、移植技术的不断突破、移植流程的规范化、器官捐献的常态化,使该院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移植专业体系,为该省的患者器官植移提供了最大的安全保障。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师信息待更新
婴儿感染支原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对症处理、加强护理、环境消毒、密切观察等方式治疗。婴儿感染支原体通常由呼吸道传播、免疫力低下、接触感染源、环境不洁、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通常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干混...
视网膜脱离可通过眼底检查、超声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方式诊断。视网膜脱离通常由高度近视、眼外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部手术、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眼底检查:眼底检查是诊断视网膜脱离的首选方法,通过直接观察视网膜的形态和结构,判断是否存...
脖子后面冷可能与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受寒、肌肉紧张、颈椎问题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时,血液供应不足会导致体表温度下降;受寒时,冷空气或冷风直接作用于颈部皮肤,容易引起局部寒冷感;肌肉紧张可能压迫血管,影响血液循环;颈椎...
实时具体收录:
全国医院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