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四一一医院地处虹口区繁华的四川北路,毗邻鲁迅公园和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人文底蕴深厚,是军资央企中国融通集团全资出资,按照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设立的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健康产品研发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公立医院。编制床位550张,现有科室40个,有一个主院区和6个分院区,总占地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米,拥有各类人员近千名。是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发展建设第一方阵和排头兵。
医院历史悠久,前身为始建于1922年的美国基督教教会关联医院。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后,被华东军区海军接管,同年11月正式组建为华东海军上海医院,是人民海军的第一家医院。1954年8月入序列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1医院。1993年医院被评为军队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04年转隶南京军区联勤13分部,2009年转隶海军东海舰队,2017年8月转隶海军军医大学,2018年1月大学交由上海长海医院管理,并设长海医院虹口院区。2022年1月1日,资产正式移交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7月28日,医院获中央事业单位编办赋码,命名为上海四一一医院,10月14日正式挂牌;2023年4月上海市医保局批准按三级医院纳保;今年7月1日零时,完成信息系统切换,标志着医院正式独立自主运营。
作为融通医疗集团公司六个高质量建设的示范医院之一,在融通医疗健康集团大力支持下,医院近3年将购置总值近5亿元设备。学科建设将依托大学附属医院领衔专家技术帮带和品牌建设优势,共同打造消化肿瘤中心、临床神经医学中心和泌尿微创中心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深耕位列亚太地区领先的整形外科性别重置中心和全军口腔中心的学科品牌积淀。依托军地资源,立足自身发展,积极筹建“上海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军军医大学教学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医院”,“复旦大学临床实习基地”,“上海市退役军人定点医院”,稳步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影响力和竞争力。
“十四五”期间,医院将开设40余个临床科室,展开床位1200张,年门急诊量50万人次,年住院量5万人次,设备总值近7亿元。按照医院发展规划和目标定位,医院在提升医教研质量水平的同时,将以人才建设为发展平台,布局展开军队医疗和融通医疗在华东地区的全产业供应链条,建设与医疗健康产业关联密切的保障模块。
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医院软硬件设施近年来得到极大改善,引进博士、硕士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近百名。医院有现代化的外科病房大楼,同时门急诊大楼和白公馆的远程会诊中心,专家工作站和名医馆正在全面改造升级。牵头引领建设的“融通数字医疗云华东云节点”已落地建成。医院3.0T核磁和双板DSA、256排螺旋CT等大型仪器设备即将到位安装,直线加速器,伽玛刀、数字减影机、电子胃镜、腹腔镜、消化内镜、支气管镜、电子喉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微生物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不断更新补充,以满足各类军地人员的诊疗需要。
院党委紧紧围绕党建“铸魂、强基、育人、凝心、融合、清风”六大工程推进医院发展建设,打造富含特色的基层党组织,推动理论武装向信仰扎根,向实践转化,推动人才培养向高精尖迈进,实现社会效益和宣传效应双赢,营造风清气正的运营环境。医院始终坚持以“宣传工作务实、宣传眼光超前、宣传方式创新、宣传内容贴近、宣传效果明显”为目标,用心捕捉,用情演绎,用力完善,讲好医院发展故事,对标对表三级医院,建立优质门户网站。
梦想起航,使命在肩。医院党委将继续着力于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上作表率、树标杆,同时,院党委还将安全工作纳入重中之重,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始终牢记“为军首责,强国利民”使命宗旨,始终牢记“忠诚、担当、务实、创新”融通精神,力争将医院打造成“平战结合、军企融合、军地联合的国家新型保障医院”;力争将医院打造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设备精良的融通标杆示范医院”;力争将医院打造成“国内知名、机制灵活、管理现代的上海三甲公立医院”。
实时具体收录:
全国医院12086家 医师信息30万+ 科室介绍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