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初期症状有哪些

传染科编辑 医心科普
0次浏览

关键词: #症状

狂犬病初期症状主要有低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伤口处异常感觉等。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一旦发病致死率极高,需立即就医处理。

1、低热

狂犬病初期可能出现37.5-38.5摄氏度的低热,通常伴随畏寒不适。这与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后的免疫反应有关,发热程度一般较轻,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若在被动物咬伤后1-3个月内出现不明原因低热,需高度警惕。

2、头痛

病毒侵袭中枢神经系统会导致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头痛,多集中在额部或枕部。头痛可能逐渐加重,常规止痛药效果有限。部分患者会描述为头部压迫感或紧绷感,这是病毒沿神经扩散的早期信号。

3、乏力

患者常感到异常疲倦、肢体沉重,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种乏力与病毒影响运动神经元有关,可能伴随肌肉轻度震颤。随着病情进展,乏力会迅速发展为运动功能障碍。

4、食欲不振

病毒影响自主神经系统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表现为对食物兴趣减退、进食量明显减少。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症状,但呕吐较少见。这种症状与病毒开始攻击延髓有关。

5、伤口异常感觉

约80%患者在被咬伤部位出现刺痛、灼热、麻木或瘙痒感,这是病毒在周围神经复制的特异性表现。这种异常感觉可能从伤口向肢体近端扩散,是诊断狂犬病的重要线索。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并用碘伏消毒。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需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发病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预防性处置是关键。日常避免接触流浪动物,家养宠物需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若出现疑似症状须立即前往传染病专科医院隔离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