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哪些治疗多动症的医院

2025-07-28 17:06:23

上海治疗多动症比较好的医院有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发育行为儿科是国内早开展儿童多动症诊疗的专科之一。该科室拥有专业的评估团队和的诊疗设备,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院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领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诊疗水平。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万源路399号。

就诊科室:发育行为儿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保健科在儿童多动症诊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科室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评估师和康复治疗师,开展认知行为治疗、感觉统合训练等多种干预方法。医院注重医教结合,与多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患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665号。

就诊科室:儿童保健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精神科是华东地区具影响力的儿童精神心理专科之一。科室在儿童多动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展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干预等综合治疗方法。医院拥有专业的心理评估系统和康复训练设施。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600号。

就诊科室:儿童青少年精神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在儿童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科室设有专门的多动症诊疗团队,采用国际标准的评估工具和治疗方法。医院注重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在多动症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方路1678号。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在儿童多动症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患儿提供全面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院注重家长教育和家庭干预,帮助改善患儿的症状和功能。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宜山路600号。

就诊科室:儿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理科在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诊疗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科室开展多动症的标准化评估和综合干预,注重药物治疗与心理行为治疗的有机结合。医院拥有专业的心理治疗团队和的治疗设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地址: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

就诊科室:心理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科室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为多动症患儿提供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医院注重早期干预和长期随访,帮助患儿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地址:上海市虹口区武进路85号。

就诊科室:儿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在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方面享有盛誉。科室设有儿童神经专科,在多动症等神经发育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专业优势。医院拥有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设备和专业的诊疗团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乌鲁木齐中路12号。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儿科在儿童行为发育问题诊疗方面具有特色优势。科室开展多动症的标准化评估和综合干预,注重家庭参与和学校协作。医院拥有专业的儿童心理评估系统和康复训练设施。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即墨路150号。

就诊科室:儿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儿科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科室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多动症患儿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医院注重医教结合,帮助患儿改善学校适应能力。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延长中路301号。

就诊科室:儿科。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3:30-17:00。

多动症患儿的日常管理需要家长、学校和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家长应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提供结构化的生活环境,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学校应给予适当的学习支持和行为管理。定期随访评估治果,根据患儿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保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