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腺癌中分化怎么回事
直肠腺癌中分化可能由遗传因素、慢性炎症刺激、高脂低纤维饮食、肠道菌群紊乱、腺瘤性息肉恶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约20%直肠腺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林奇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可导致错配修复基因突变。典型表现为便血与排便习惯改变,基因检测可见MLH1/MSH2等基因异常。治疗需行全结肠切除联合直肠前切除术,术后需定期肠镜监测。
2、慢性炎症刺激
溃疡性结肠炎超过10年者癌变风险显著增加,炎症反复损伤导致上皮异型增生。常见里急后重伴黏液脓血便,肠镜可见黏膜粗糙糜烂。活动期需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控制炎症,重度异型增生建议行全结直肠切除。
3、高脂低纤维饮食
长期摄入红肉及饱和脂肪酸会促进胆汁酸分泌,低膳食纤维饮食延长致癌物肠道停留时间。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粪便隐血试验可阳性。调整饮食结构后,需每3年进行结肠镜检查筛查。
4、肠道菌群紊乱
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等致病菌过度繁殖,其代谢产物可损伤肠黏膜屏障。可能伴随腹胀腹泻等菌群失调症状,粪便菌群检测可见比例异常。可选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微生态,严重者需粪菌移植。
5、腺瘤性息肉恶变
直径超过2厘米的绒毛状腺瘤恶变率达30%,病理可见腺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常见便血伴肠梗阻症状,CT可见肠壁增厚肿块。发现后应尽快行腹腔镜直肠癌术,术后需用卡培他滨片辅助化疗。
确诊直肠腺癌中分化后应保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不少于100克。术后早期需进行提肛训练预防肛门失禁,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放疗期间出现放射性肠炎时可服用蒙脱石散缓解腹泻,同时定期监测血常规预防骨髓抑制。治疗全程需每3个月复查肠镜、肿瘤标志物及腹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