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 肿瘤综合科

直肠癌手术切除多少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直肠癌手术切除多少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直肠癌手术切除范围通常为肿瘤边缘外5-10厘米的肠管及周围淋巴结,具体需根据肿瘤位置、分期和患者个体情况决定。

肿瘤位于直肠上段时,切除范围可能相对较小,保留肛门功能的概率较高。对于早期直肠癌,手术可能仅需切除肿瘤局部及邻近组织。进展期直肠癌需扩大切除范围,包括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淋巴结清扫。低位直肠癌若侵犯肛门括约肌,可能需联合肛门切除并行永久性造口。手术方式包括经腹前切除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等,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手术可减少创伤。

术后需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使用造口袋收集排泄物。初期选择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避免产气及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监测复发迹象。出现造口狭窄、脱垂或周围皮炎应及时就医处理。术后1-2年内每3个月随访一次,后续根据情况延长间隔。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胰腺癌病人出汗是怎么回事

胰腺癌病人出汗可能与肿瘤代谢异常、内分泌紊乱、药物副作用、感染发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胰腺癌属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系统异常表现,需结合具体病因针对性处理。

1. 肿瘤代谢异常

胰腺癌细胞增殖活跃会导致机体能量代谢紊乱,产生大量乳酸等代谢产物。这类物质刺激汗腺分泌,表现为全身多汗或夜间盗汗。伴随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时,需通过影像学评估肿瘤负荷,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等化疗药物控制病情。

2. 内分泌紊乱

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可能影响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分泌。血糖波动过大时可引发低血糖反应性出汗,常见于餐前或夜间,伴心悸、手抖等症状。需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调节,同时调整饮食少食多餐。

3. 药物副作用

化疗药物如注射用奥沙利铂可能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突发性潮热多汗。靶向治疗药物厄洛替尼片也可诱发皮肤不良反应伴出汗。此类情况需记录出汗与用药时间关联性,由医生评估是否调整用药方案。

4. 感染发热

免疫功能低下易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出现感染性发热伴出汗。常见于胆道梗阻继发胆管炎,表现为寒战高热、黄疸加重。需完善血培养检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同时进行胆道引流解除梗阻。

5.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肿瘤侵犯腹腔神经丛可干扰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导致阵发性出汗伴面色潮红。可能合并腹泻、血压波动等自主神经症状。可尝试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通过放射治疗缓解神经压迫症状。

胰腺癌患者出汗需每日记录发作频率、伴随症状及诱因,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着凉。选择透气棉质衣物,出汗后及时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若出现冷汗淋漓、意识模糊等低血糖危象,或持续高热不退,须立即就医处理。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评估病情进展。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