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症状有哪些 慢性细菌性痢疾四个症状突出

2025-07-14 19:01:03

慢性细菌性痢疾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四个典型症状。慢性细菌性痢疾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病程超过2个月即转为慢性,可能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1、腹痛

腹痛多位于左下腹或脐周,呈阵发性绞痛或隐痛,排便后可能暂时缓解。腹痛与肠道炎症刺激和肠蠕动异常有关,严重时可影响进食和日常活动。若腹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全腹压痛,需警惕肠穿孔等并发症。

2、腹泻

腹泻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20次,粪便量少且含黏液脓血。长期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儿童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腹泻症状常反复发作,在免疫力下降或饮食不当时加重。

3、黏液脓血便

粪便中混有黏液、脓液和新鲜血液,是结肠黏膜溃疡坏死的特征性表现。便血程度与感染菌株毒力相关,严重者可出现暗红色血便。需与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疾病鉴别。

4、里急后重

表现为排便后仍有便意但无粪便排出,伴有肛门坠胀感。这是直肠炎症刺激引起的典型症状,可导致患者频繁如厕。长期里急后重可能引发肛周皮肤糜烂或痔疮。

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辛辣食物刺激肠道。建议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补充营养。日常需严格隔离个人餐具及卫生用品,接触污染物后及时消毒双手。若症状反复或出现高热、严重脱水等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粪便培养和药敏试验,遵医嘱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恢复。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