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如何进行正确的进行护理呢
小儿肺炎可通过保持环境清洁、合理喂养、监测体温、遵医嘱用药、观察病情变化等方式护理。小儿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异物、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环境清洁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避免干燥刺激呼吸道。定期清洁玩具、床单等物品,减少尘螨和病原体滋生。避免接触烟雾、香水等刺激性气味,防止加重咳嗽症状。
2、合理喂养
少量多餐喂养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等,避免呛咳。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保证营养摄入。适当补充温水,每日饮水量按体重每公斤50-80毫升计算。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防止加重胃肠负担。
3、监测体温
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腋温超过37.3℃需警惕发热。体温38.5℃以下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退热贴等。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避免过度包裹患儿,穿着透气棉质衣物为宜。
4、遵医嘱用药
细菌性肺炎需按疗程服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支原体肺炎常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用药期间观察有无腹泻等不良反应。咳嗽剧烈时可短期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循剂量和用药间隔,不可自行增减。
5、观察病情变化
每日记录呼吸频率,婴幼儿超过40次/分钟需就医。观察口唇是否发绀、有无鼻翼扇动等缺氧表现。注意痰液性状,黄绿色脓痰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如出现嗜睡、拒食、呼吸急促等症状应立即就诊。
护理期间应保证患儿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但需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胸片或血常规,评估治果。注意气候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