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肝硬化和肝癌
肝硬化和肝癌可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方式区分。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肝癌则以肝区肿块、消瘦等为特征。两者在病因、发展进程及治疗方案上存在本质差异。
肝硬化患者常见症状包括食欲减退、腹胀、黄疸、蜘蛛痣等,实验室检查可见白蛋白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表面凹凸不平、体积缩小,但无明确占位性病变。肝癌患者早期可能无症状,随病情进展出现肝区疼痛、体重下降、发热等,甲胎蛋白常显著升高。超声或CT检查可发现肝脏内边界不清的肿块,增强扫描呈快进快出表现。
肝硬化病理改变以假小叶形成为特征,肝细胞排列紊乱但无恶性增殖。肝癌则可见异型肝细胞呈巢状分布,核分裂象明显,血管浸润常见。肝硬化多由病毒性肝炎、酒精肝等长期损害导致,肝癌则与乙肝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暴露等致癌因素相关。肝硬化治疗以抗纤维化、对症支持为主,肝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介入治疗或靶向药物。
日常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乙肝患者应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甲胎蛋白筛查。避免摄入霉变食物,限制酒精摄入。出现持续乏力、消瘦、肝区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通过增强CT或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已确诊肝硬化患者需严格遵医嘱治疗,降低肝癌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