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乳腺癌的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治疗乳腺癌的药物可能导致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皮肤黏膜损伤等。常用药物包括紫杉醇注射液、卡培他滨片、曲妥珠单抗注射液、来曲唑片、阿那曲唑片等,具体因药物种类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1、骨髓抑制
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出血倾向等症状,需定期监测血常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可用于提升白细胞,必要时需输注血小板。
2、消化道反应
卡培他滨片常见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可配合昂丹司琼片止吐,蒙脱石散缓解腹泻。建议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3、肝功能损害
曲妥珠单抗注射液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表现为乏力、黄疸等症状。需每月检测肝功能,异常时可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护肝。避免合并使用其他肝毒性药物。
4、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如多柔比星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或心肌损伤,曲妥珠单抗也可导致心功能下降。用药前需评估心功能,期间监测心电图,辅以辅酶Q10胶囊等心肌营养药物。
5、皮肤黏膜损伤
来曲唑片等内分泌治疗药物可能引起皮疹、口腔溃疡。可外用卤米松乳膏缓解皮肤症状,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护理口腔。保持皮肤清洁湿润,避免阳光直射。
乳腺癌患者用药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生冷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温和运动如散步、瑜伽,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出现严重时及时就医调整方案。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家属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并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