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胃癌通常需要积极治疗,早期干预可显著提高生存率。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切除、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1、手术切除:早期胃癌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胃部分切除术根治,中晚期可能需全胃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
2、化疗:常用方案含氟尿嘧啶、奥沙利铂、多西他赛等药物,可术前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或术后辅助化疗清除残余癌细胞。
3、靶向治疗: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如雷莫芦单抗适用于晚期胃癌。
4、免疫治疗: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等适用于MSI-H/dMMR型晚期胃癌,需通过基因检测筛选适用人群。
确诊后应尽早就医制定个体化方案,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避免腌制烧烤类食品。
胃轻度不典型增生多数情况下不会癌变。癌变概率与病变范围、是否伴随幽门螺杆菌感染、随访干预措施等因素有关。
1、病变范围局限于小范围的轻度不典型增生癌变风险较低,广泛分布者需提高警惕,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并取活检。
2、感染因素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会显著增加癌变风险,根除治疗可使部分病例逆转,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
3、干预措施规律随访监测能早期发现进展病例,戒烟限酒、避免腌制食品等生活干预有助于降低风险。
4、个体差异存在家族胃癌史或基因突变者癌变概率相对较高,必要时需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等预防性治疗。
确诊后应严格遵医嘱随访,日常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出现上腹痛加重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