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症和卵巢囊肿有什么区别
多囊卵巢综合症和卵巢囊肿是两种不同的妇科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式。多囊卵巢综合症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疾病,通常表现为月经不规律、多毛、痤疮等;卵巢囊肿则是卵巢内形成的液体囊袋,可能无症状或引起下腹疼痛。两者可通过超声检查和激素水平检测区分。
1、病因差异
多囊卵巢综合症与遗传、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属于慢性内分泌疾病。卵巢囊肿多由卵泡发育异常、黄体未消退或子宫内膜异位等引起,部分为生理性囊肿可自行消退。
2、症状表现
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常见月经稀发、肥胖、多毛、不孕,伴随糖脂代谢异常。卵巢囊肿通常无明显症状,较大囊肿可能导致下腹坠胀、排尿困难或性交痛,急症扭转时突发剧烈腹痛。
3、诊断方法
多囊卵巢综合症需结合超声显示卵巢多囊样改变(单侧或双侧卵巢卵泡≥12个)及血睾酮升高确诊。卵巢囊肿主要通过超声观察囊肿大小、形态及血流信号,必要时检测肿瘤标志物排除恶性可能。
4、治疗原则
多囊卵巢综合症需长期管理,常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月经,盐酸二甲双胍片改善胰岛素抵抗,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卵巢囊肿5厘米以下可观察,过大或有恶变倾向需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
5、预后差异
多囊卵巢综合症需终身关注代谢问题,但规范治疗可控制症状。生理性卵巢囊肿多数3-6个月自行吸收,病理性囊肿术后复发概率较低,恶性囊肿需根据分期制定综合治疗方案。
建议患者定期妇科检查,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需监测血糖血脂,卵巢囊肿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扭转。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持续腹痛或囊肿短期内增大应及时复查超声,两类疾病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