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
接种乙肝疫苗前需确认无过敏史和急性感染,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并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事项主要有确认健康状况、接种后留观、避免饮酒、注意注射部位护理、按时完成全程接种等。
1、确认健康状况
接种前需告知医生近期用药史、慢性病史及过敏史,发热或急性疾病发作期应暂缓接种。妊娠期女性需由医生评估风险,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需调整接种方案。若存在乙肝病毒感染高危因素如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建议提前筛查乙肝五项。
2、接种后留观
接种完毕须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观察是否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常见局部反应如红肿疼痛通常1-2天自行缓解,发热超过38.5℃可物理降温。出现呼吸困难、皮疹等速发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处理。
3、避免饮酒
接种后3天内应禁酒,酒精可能加重疫苗不良反应或影响免疫效果。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接种当日不建议安排重体力劳动或高强度运动,防止接种部位摩擦或体温异常升高。
4、注射部位护理
24小时内保持注射部位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或热敷。肌肉注射可能导致局部硬结,可通过冷敷缓解。如出现化脓感染需就医处理,接种卡介苗等其他疫苗需间隔至少4周。
5、全程接种
按0-1-6月程序完成三针接种,延迟接种需尽快补种无需重新开始。高危人群接种1-2个月后建议检测抗体滴度,无应答者可加强接种。疫苗保护期通常持续12年以上,但医务人员等高危群体建议定期监测抗体水平。
接种后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帮助抗体生成。哺乳期接种不影响母乳喂养,但早产儿需按实际月龄计算接种时间。日常需避免共用剃须刀等血液暴露行为,若发生乙肝病毒暴露应24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并补种疫苗。接种记录需妥善保存以备出入境或入职体检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