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发作怎么处理
高血压发作可通过保持镇静、调整体位、服用急救药物、监测血压、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高血压发作通常由情绪波动、药物漏服、饮食不当、寒冷刺激、继发性高血压等原因引起。
1、保持镇静
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闭目深呼吸,避免与他人争执或过度思考。可尝试听轻音乐或冥想帮助放松,同时移除周围噪音和强光刺激。若身边有家属,需避免在患者面前表现出惊慌情绪。
2、调整体位
立即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双腿自然下垂,避免平躺导致回心血量增加。选择有靠背的椅子或垫高床头45度,保持颈部舒展。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发眩晕,必要时使用枕头支撑腰背部。保持环境通风,解开领口及腰带等束缚物。
3、服用急救药物
既往确诊高血压者,可舌下含服医生指导的短效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等。未明确诊断者禁用他人药物,可少量饮用温开水。记录服药时间及剂量,服药后30分钟内禁止进食。切勿擅自加倍用药或联合多种药物。
4、监测血压
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每15分钟测量一次,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测量前静坐5分钟,袖带与心脏平齐,避免交谈或移动肢体。若血压超过180/120mmHg或伴随头痛呕吐,需立即启动急救流程。注意观察有无肢体麻木或言语不清等中风征兆。
5、及时就医
血压持续高于160/100mmHg或出现视物模糊、胸痛时,应立即急救。就医时携带近期用药记录和既往检查报告,避免自行驾车前往。急诊科医生可能进行静脉降压治疗,并排查嗜铬细胞瘤等继发因素。住院期间需完成动态血压监测和靶器官评估。
高血压患者日常需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控制在3-5克,增加芹菜、海带等富钾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憋气动作。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建立血压日记。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长效降压药,不可随意停药。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戒烟限酒,保证7小时睡眠。每3个月复查血脂、肾功能等指标,合并糖尿病者需加强血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