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肝腹水的治疗办法是什么
肝硬化、肝腹水可通过生活干预、药物治疗、穿刺引流、门体分流术、肝移植等方式治疗。肝硬化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等因素引起,肝腹水通常表现为腹胀、下肢水肿等症状。
1、生活干预
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腹水,每日食盐量控制在2克以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清,避免高脂饮食。卧床休息时可抬高下肢促进回流,记录每日体重和尿量变化。戒酒是延缓病情进展的关键措施。
2、药物治疗
螺内酯片联合呋塞米片是常用利尿方案,需监测电解质平衡。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恩替卡韦分散片适用于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者。普萘洛尔片能降低门静脉压力。用药期间须定期复查肝功能。
3、穿刺引流
对于顽固性腹水可采用腹腔穿刺放液术,单次放液量不超过3000毫升。操作中需严格无菌防止感染,术后可能需补充白蛋白维持血容量。该方法仅作为对症处理,需配合病因治疗。
4、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通过支架建立分流通道,能有效降低门脉压力。适用于反复消化道出血或利尿剂无效患者。术后需抗凝治疗防止支架血栓,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5、肝移植
终末期肝硬化合并肝衰竭时需考虑肝移植,术后需长期服用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移植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及感染风险,术后存在排斥反应和原发病复发可能。需终身随访监测移植肝功能。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腹部超声,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出现呕血、意识模糊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根据营养师建议调整膳食结构,可适量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需进食软烂食物,防止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