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2025-10-07 07:37:32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胰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一类罕见肿瘤,可分为功能性(分泌激素引起症状)和无功能性(无明显激素分泌)两类。主要类型有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等,临床表现与肿瘤类型及激素分泌有关。

1. 功能性肿瘤

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会异常分泌激素,导致特征性综合征。胰岛素瘤可引起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胃泌素瘤导致顽固性消化性溃疡和腹泻;胰高血糖素瘤伴随坏死性游走性红斑和糖尿病。诊断需结合激素水平检测和影像学定位。

2. 无功能性肿瘤

无功能性肿瘤早期常无症状,随着体积增大可能出现腹痛、黄疸或腹部包块。这类肿瘤约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60-70%,多在影像检查时偶然发现。部分病例可能出现局部浸润或远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肝脏和淋巴结。

3. 分级与预后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增殖指数分为G1-G3三级。G1级肿瘤生长缓慢,预后较好;G3级肿瘤恶性度高,进展快。Ki-67指数和有丝分裂计数是重要分级指标,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和生存期评估。

4. 诊断方法

诊断需结合增强CT/MRI检查、生长抑素受体显像和血清标志物检测。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可获取病理标本。对于功能性肿瘤,需进行特定激素水平的动态检测,如胰岛素/血糖比值、胃泌素激发试验等。

5. 治疗原则

手术切除是局限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无法切除者可选择生长抑素类似物、靶向药物或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肝转移灶可采用栓塞、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分级、分期和功能状态个体化制定。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应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影像学变化,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脂食物刺激胰腺。功能性肿瘤患者需注意相关激素过量症状,如低血糖患者应随身携带糖块。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检查,出现腹痛加重、黄疸或体重骤降应及时就医。术后患者需长期随访以评估复发风险。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