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患者出血期间怎么办
子宫肌瘤患者出血期间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药物止血、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子宫肌瘤出血通常由激素水平异常、肌瘤体积增大、子宫内膜血管异常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
出血期间应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红肉、菠菜等,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食物,减少子宫收缩加重出血。可适量饮用红糖姜茶等温补饮品,但需控制糖分摄入。
2、补充铁剂
长期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同时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但需与钙剂间隔服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大便颜色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
3、药物止血
急性出血时可使用氨甲环酸片、炔诺酮片等止血药物。对于月经过多者可应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调节激素。中药方面可选用宫血宁胶囊、断血流片等中成药,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
4、介入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虑子宫动脉栓塞术。该微创手术通过阻断肌瘤血供达到止血目的,保留子宫功能。术后可能出现短暂发热、腹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通常1-2周内缓解。
5、手术治疗
经保守治疗无效、肌瘤体积过大或疑似恶变时,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切除术。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开腹手术适用于巨大肌瘤。术后需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超声评估复发情况。
出血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使用透气棉质卫生用品,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记录出血量及持续时间,如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出血持续超过7天应及时就诊。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睡眠。长期出血患者需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输血治疗。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随访,关注月经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