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判断标准
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的判断标准主要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标志物检测、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及临床表现评估。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表现为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影像学检查中,超声弹性成像可测量肝脏硬度值,纤维化程度越高硬度值越大。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能无创评估纤维化分期,F2以上提示显著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如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等升高与纤维化程度相关,但易受炎症活动干扰。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通过METAVIR评分系统将纤维化分为F0至F4期,F4期为肝硬化。早期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征象,如脾脏增大、血小板减少,但代偿期可无症状。
早期肝硬化指病理学上已形成假小叶但无失代偿表现的阶段。除上述检查外,Child-Pugh评分和MELD评分可用于评估肝功能储备。影像学可见肝脏表面结节状改变,肝静脉变细或消失。胃镜检查能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是门脉高压的特征性表现。部分患者出现肝掌、蜘蛛痣等体征,但缺乏特异性。血清白蛋白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反映肝脏合成功能减退。肝纤维化扫描联合血清标志物模型如FIB-4指数可提高无创诊断准确性。
建议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和肝脏影像学变化,避免饮酒及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均衡饮食并控制体重。若发现异常指标应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综合多项检查结果进行分期诊断,必要时行肝活检明确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