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水肿型急性胰腺炎怎么治疗
单纯水肿型急性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镇痛治疗、抑制胰酶分泌、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单纯水肿型急性胰腺炎可能与胆道疾病、酒精刺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禁食胃肠减压
发病初期需严格禁食,通过鼻胃管引流胃液减少胰酶分泌。胃肠减压可缓解腹胀症状,降低消化道压力。禁食期间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机体需求,待腹痛缓解后逐步过渡至低脂流质饮食。
2、液体复苏
早期积极补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常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等晶体液,必要时补充血浆代用品。液体复苏有助于改善胰腺微循环,防止病情进展为坏死型胰腺炎。
3、镇痛治疗
剧烈腹痛可选用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硫酸吗啡注射液等镇痛药物。疼痛控制有利于减少机体应激反应,避免因疼痛导致的循环功能障碍。使用镇痛药物时需密切监测呼吸及循环指标。
4、抑制胰酶分泌
应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抑制胰液分泌。这类药物能减少胰酶对胰腺组织的自体消化作用,控制炎症发展。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糖变化,警惕生长抑素相关不良反应。
5、预防感染
早期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但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可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预防感染。若出现持续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感染征象,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方案。
治疗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饮食应从清流质逐步过渡至低脂半流质,避免高脂、辛辣刺激性食物。出院后需戒酒并控制血脂,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建议病情稳定后行胆囊切除术。定期复查血淀粉酶、腹部超声等指标,若出现持续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