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致病菌是什么

2025-11-27 20:23:12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致病菌主要有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及柯萨奇病毒等。该病多由感染后免疫反应引发,典型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

1、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该菌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致病菌,尤其与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相关。感染后1-3周可能诱发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炎症反应。临床常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治疗原发感染,同时需监测尿量和血压变化。

2、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感染后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引发交叉免疫反应,损伤肾小球基底膜。患者除肾炎症状外,常伴有咳嗽、胸痛等呼吸道表现。治疗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敏感抗生素,并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水肿。

3、金黄色葡萄球菌

皮肤化脓性感染或败血症时,金黄色葡萄球菌释放的毒素可激活补体系统,引发肾小球毛细血管炎症。此类患者需进行血培养检查,可使用注射用苯唑西林钠控制感染,同时需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

4、流感嗜血杆菌

儿童中耳炎或鼻窦炎若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可能继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会出现眼睑浮肿和茶色尿,家长需每日记录尿量。治疗需选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并定期复查尿常规。

5、柯萨奇病毒

部分病毒性感染如柯萨奇病毒B组可通过直接损伤肾小球上皮细胞致病,多见于夏秋季。此类患者通常表现为轻度蛋白尿,可使用利巴韦林颗粒抗病毒治疗,同时建议低蛋白饮食减轻肾脏负担。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2-4周,直至水肿消退和血压正常。饮食需限制钠盐至每日3克以下,蛋白质摄入控制在0.8克/公斤体重。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每1-2周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少尿、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就医。

健康诊疗 最新动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问答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