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血管瘤怎么检查

发布时间:2018-09-2052746次播放

视频内容:

对于患有肝血管瘤的病人,一般情况下,可以先进行血液检查,对于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以及癌胚抗原等,进行检查,与肝癌进行鉴别。

另外,患有肝血管瘤的病人,还可以进行超声的检查、ct的检查,以及核磁的检查。一般来说,肝血管瘤患者,在进行B超检查的图像,往往可以呈高回声。而肝血管瘤这种疾病典型的特点,在ct上是动脉期造影剂,会有重影。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重影会出现加剧的情况。

ct检查以及核磁检查,这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二者可以相互补充。ct检查以及核磁检查的成像原理,也有所区别。ct是通过X线的射线形成图像,然后集成;核磁是根据人体细胞的磁场不同,形成的影像。核磁检查是没有射线,而ct检查,对患者会有一定的射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肝血管瘤吃药能治好吗
肝血管瘤通常不需要药物治疗,多数情况下以定期观察为主。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治疗方式主要有定期复查、介入治疗、手术切除等。肝血管瘤体积较小时无须特殊处理,每6-12个月通过超声或CT监测其变化...
肝血管瘤手术风险
大多数肝脏的血管瘤都是存在于肝脏里面的,如果要手术处理都是通过微创的手术,比如腔镜手术,然后去处理掉。腔镜手术的创伤不大,手术时间也不是很长,对身体的损伤也比较小。所以总体来说,肝脏血管瘤的手术,不算是特别危险的手术,算是低风险的手术。而且其实大多数有血管瘤的人,并不需要手术处理,多数情况下定期随访观察就行。如果血管瘤特别多、特别大,侵犯到了周围器官、脏器的时候,比如像胆囊、腹腔的时候,去做手术处理就可以,而且现在手术方式分很多种,也不见得所有的血管瘤都需要一并的处理掉。
语音时长 01:03

2021-06-25

89884次收听

肝血管瘤的诊断要点
肝血管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患有此病的人往往不注意自身的健康,更不经常检查身体,因此,很多患者都是到了病情恶化到了一定程度才发现的,这样就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造成了严重损失,那么,肝血管瘤的诊断要点与方法是什么?
肝血管瘤简介有什么
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变高,当出现一些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进行治疗,就拿肝血管瘤来说吧,很多人对此病可能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今天一起来看一下肝血管瘤简介有哪些。
肝血管瘤怎么检查
每一个都希望自己可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这个世界上却存在很多的发病原因,从而就让人们患上了疾病。肝血管瘤就是疾病中的一种,而且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肝血管瘤怎么检查?
怎么判断是否得了肝血管瘤
发现早期的血管瘤唯一方法是体检。超声检查和ct检查是体检最常用的手段。超声检查属于最初级的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肝脏是否有异物,但无法判断到底是血管瘤还是其他的肿瘤。需要做腹部的增强ct或增强核磁来确诊是否为肝血管瘤。
语音时长 01:08

2018-09-21

62247次收听

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优势是什么
肝血管瘤属于良性疾病。即使手术切除的疗效确切,但手术的创伤大、风险高。而射频消融属于微创,微创是它的优势,而且射频消融的疗效确切,有着较好的安全性、可重复性,并且患者的依从性也较好,所以射频消融治疗完全可以替代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21

2018-09-21

64548次收听

肝血管瘤的症状
肝血管瘤会出现胃的饱胀感,压迫到门静脉会出现脾大、腹水、肠道淤血等症状,如果压迫胆道,则出现黄疸。比较特殊的表现一般称为KMS综合征,即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卡梅综合征),肝血管瘤合并有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肝血管瘤一般很少有症状,往往是在体检的时候,通过B超或者ct发现,只有肝血管瘤长到一定的程度和大小,例如肿瘤大于五厘米,引起肝被膜的紧张或者压迫到周围的器官,患者才会表现出症状。
语音时长 01:20

2018-09-21

48126次收听

01:43
肝血管瘤症状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在临床上,肝血管瘤是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患有肝血管瘤的病人,大多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通常患者可以在进行B超检查的时候,或者是在腹部手术中,发现自己患上肝血管瘤。只有当肝血管瘤长到一定的程度以及大小,例如当肝血管瘤大于五厘米的时候,可以引起肝被膜的紧张,或者是压迫到周围的器官,在这时候,患者才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当肝血管瘤压迫胃部的时候,患者可以出现胃的饱胀感;肝血管瘤压迫到门静脉,会出现脾大、腹水、肠道淤血等症状;如果肝血管瘤压迫胆道,则出现黄疸。另外,还有比较特殊的表现,一般称为KMS综合征,即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卡梅综合征),如果肝血管瘤合并有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患者会出现这个综合征。
如何检查肝血管瘤
肝血管瘤需要做增强ct或者增强核磁,来进一步明确它是不是肝血管瘤。运用彩超技术很难判别它是否是肝血管瘤。在临床中发现有一部分病人,彩超诊断为肝血管瘤,但实际检查却并不是肝血管瘤,可能是肝脏的钙化灶或者其它一些疾病。
语音时长 01:24

2018-09-14

55046次收听

02:03
肝血管瘤症状有哪些
肝血管瘤,在肝脏上长的血管比较小的情况下,患者基本上,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如果肝血管瘤的生长速度比较快,或者是生长得比较大,对于肝脏周围的组织,就会产生压迫。比较多见的情况,首先是对于胆囊的压迫,病人有部分就会患上黄疸;再有就是转氨酶升高,这是最多见的临床症状。如果肝血管瘤特别大,在临床里面看到过特别大的肝血管瘤,血管瘤长满了整个腹腔,占据整个腹腔的位置。这种情况是极个别的情况,就会有腹水,整个身体状况都会很差,有肝功能差包括到肝衰竭,整个肝脏的功能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体需要。所以,肝血管瘤要通过彩超来辨别大小,然后根据肝血管瘤的大小,再决定肝血管瘤炎症的严重程度。因为肝血管瘤的大小,可以直接导致肝血管瘤症状的轻重。
01:27
肝血管瘤严重吗
一般情况下,患有肝血管瘤的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肝血管瘤的大小有关系。患者的肝血管瘤,如果是特别小的肿瘤,在临床上没有出现任何的一些症状。并且,如果是在肝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很慢的情况下,可能终身患者的肝血管瘤就会是这样的大小,这种情况的肝血管瘤患者,就不需要去做进一步的处理;如果是患者的肝血管瘤生长速度比较快,或者是肝血管瘤生长的比较大的情况,肝血管瘤这种疾病,能够引起的临床症状,就会比较严重。所以,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血管瘤的大小有关系。肝血管瘤越大,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就会越重,患者也就会越有治疗的必要。反之,如果肝血管瘤越小,基本上,就没有什么需要去进行积极的处理,只需要观察肝血管瘤的变化,就可以。
01:35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是在近二十年以来,新进展的一种对于患者的局部治疗手段。射频消融术是通过一个射频消融电极,它的头端会产生一个局部的射频波,射频波会转换成为热能,在局部可以产生105度到110度的高温,当医生把射频电极插入到患者肿瘤体内的时候,利用局部产生的高温,就可以把患者的肿瘤,完全烧死,患者的瘤体,就会发生凝固性坏死的情况。这样,通过这种方式,患者就可以不用进行开腹手术,可以不用切除肿瘤,就能够直接把肿瘤烧死在瘤体里头,从而可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以及效果。一般情况下,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和手术切除的疗效,是相当的。对于患者来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做完射频消融手术以后,患者一定要注意按照医嘱,卧床静养。
01:43
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有什么优势
对于大部分的肝血管瘤患者来说,是不需要治疗的。因为肝血管瘤是属于一个良性的疾病,但是当患者的瘤体非常大,已经超过十公分的大小,或者是产生压迫症状的时候,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就目前而言,治疗肝血管瘤的患者,疗效最为确切的治疗手段是手术切除的方法。但是,肝血管瘤是属于一个良性的疾病,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虽然疗效非常确切,但是对于患者的创伤大、风险高,对于治疗良性疾病,患者和医生都要冒着非常大的风险,去做这件事情,无论是对于医生,还是患者来说,都非常难以接受。射频消融是一个微创的治疗手段,射频消融治疗的优势是微创,但是疗效非常确切,安全性、可重复性和患者的依从性都非常好,优势非常明显。射频消融种种的优势,完全可以替代手术治疗。
肝血管瘤治疗的现代理念:审慎选择、微创取向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大部分为单发,多发者约占20%左右。随着超声检查的普及,肝血管瘤的诊断率越来越高。肝血管瘤已成为肝胆外科门诊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