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降了又升高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0-01-0764036次播放
视频内容:
新生儿黄疸下降之后又出现升高,临床认为这是病理性的黄疸状态。因为,正常生理性黄疸从新生儿出生开始,有一个上升期,然后会逐渐下降,一般14天左右基本降到正常范围,在5毫克每分升左右。如果下降后再出现一次新的升高过程,就是病理性黄疸。
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就是感染,比如感染肝胆疾病,会导致黄疸二次升高。当新生儿出现黄疸下降又升高时,不论速度快慢和数值高低,都要做全面检查,判断有没有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甚至宫内感染的情况。实际上,黄疸的二次出现代表孩子产生疾病状态,无论黄疸表现是否严重,家长都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避免对孩子造成更大损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新生儿病黄疸要紧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特点:新生儿情况良好;黄疸会自行消退;血清胆红素小于85μmol/L(即5mg/dl);血清总胆红素尚未超过小时的胆红素曲线的第95个百分位,或者未达到相应的日龄、胎龄,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病理性黄疸特点: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出现;血清总胆红素值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持续时间长于生理性黄疸;部分患儿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μmol/L。
宝宝两个月了黄疸还没退正常吗

新生儿黄疸能打卡介苗吗
新生儿黄疸可以打卡介苗。卡介苗注射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疫苗,对黄疸的影响不太明显。所以,一般黄疸的孩子可以正常的注射。如果一个孩子黄疸程度很高,或者是出现了明显的溶血导致的黄疸,或者是其他一些严重的黄疸的情况对卡介苗注射是不利的。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对于卡介苗注射是比较安全的,按照正常的免疫程序进行注射就行,但是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因此一个孩子如果有明显的黄疸增高,又要注射疫苗,必须由专科的医生进行评估,是要正常注射还是要推迟注射。
新生儿黄疸15.7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15.7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所以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治疗来缓解症状。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黄疸指数超过12就属于出现异常,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去专业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并且接受相应的治疗。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配合蓝光治疗的方式来辅助治疗。
新生儿黄疸高有哪些危害

新生儿黄疸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胆红素脑病,主要由于胆红素太高,没有经过积极的治疗所发生的。当血清胆红素重度升高,或者同时存在一些高危因素时,可以使未结合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导致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也是新生儿黄疸最严重的一个危害,多见于出生后一周之内,最早可于出生后1到2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溶血性黄疸出现较早,多发生于出生后的3到5天,早产儿或者是其他原因所致的,多见于出生后的6到10天。如果存在有早产、窒息、呼吸困难、缺氧、严重的感染、低蛋白血症、低血糖、低体温、酸中毒,或者体重小于一点五公斤的这些孩子,有这些高危因素的时候,血清胆红素即使低于临界值,也可以发生胆红素脑病。一般可见于重度黄疸高峰后的12到24小时之内,也可以到48小时之内,出现胆红素脑病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高有什么症状
黄疸是新生儿经常会患有的疾病,通常在出生后的逐渐的显现出来,主要的特征就是面部发黄,但是这是较轻患者的表现,当新生儿黄疸高的时候,通常的症状就是会变现的全身的皮肤出现黄染的情况,并且还有一些并发症的出现。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引起的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的一个常见的疾病,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第一是胆红素生成过多,出生以后的话开始用肺来进行呼吸,氧分压急剧升高,那么过多的红细胞会迅速的破坏,使血中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导致新生儿肝脏代谢胆红素的负荷增大。第二是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的能力是不足的,另外早产儿血中白蛋白更低,所以更是胆红素的连接运输能力差。第三主要是肝脏中摄取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比较差,再一个是肝脏系统发育不成熟,也就是酶的问题,所以也导致黄疸的增加,再一个是新生儿肠肝循环的增加,这样都会导致新生儿发生黄疸。

新生儿黄疸总高那么一点怎么办
新生儿黄疸如果总是高一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定。正常的生理性黄疸,不超过12,新生儿出现12点多,其他状态都很好,我们可以观察。因为生理性黄疸随着年龄的增加的话,会逐渐下降,不用太过担心。如果它的值在随着年龄增加的时候也没有下降,还是要超过正常值,就要考虑病理性黄疸,需要进行干预。对于新生儿来讲,黄疸并不是固定值,需要根据出生时间进行判断,比如5-7天升高,7-14天到达高峰值,14天后下降,这是正常情况。如果黄疸降到正常之后,又出现高于正常值一点的情况,就需要做相关检查找出病因。总之,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都会自然下降无需干预,病理性及其他疾病类黄疸需要积极干预,使新生儿尽快恢复正常。
婴儿的黄疸偏高了怎么办

婴儿黄疸的处理,需要根据黄疸程度的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因为每一个孩子出生之后都可能会存在生理性黄疸。比如出生后七天到十四天之间,可能会出现黄疸值增高,如果它的黄疸最高值不超过十二,这个时候家长不用特别关注它。但是如果出现黄疸比较早,比如出生之后二十四小时就出现了黄疸、或者每一天的黄疸值增长比较高、或者出生十四天以后还出现黄疸、黄疸值高或者是降下去之后再次升高,这种情况都属于病理状态。需要找出病理原因,对病理原因进行处理。如果小孩的一般状态非常好,而且是母乳喂养,比较多出现的是母乳性黄疸。这个时候可以停止母乳喂养,观察宝宝黄疸值的情况。如果停母乳之后黄疸值降低,证明宝宝是母乳性黄疸,这个时候宝宝的问题不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适当的给宝宝使用益生菌类,可以促进肠道胆红素的排泄或者改善宝宝黄疸的状态。所以婴儿黄疸一定要找到他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治疗,会比较好。
黄疸退了又升什么原因

新生儿黄疸一般多久能退
新生儿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对于新生儿黄疸多久能退的情况,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正常的足月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下,两天到三天黄疸会出现,在四天到五天达到高峰,五天到七天黄疸会消退,最迟也不会超过两周的时间。新生儿在出现黄疸之后,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宝宝的精神,以及食欲有没有出现异常。如果宝宝的食欲正常,精神也非常好,可以不用过于担心。对于这种情况,黄疸就会自行消退。如果是早产儿出现生理性黄疸,需要七天到九天消退,最长可以延迟到三周到四周的时间。对于早产儿出现的母乳性黄疸,时间可以持续3周至3个月。如果宝宝出现直接胆红素升高的情况,可能就会导致宝宝的黄疸,持续很久的时间。
新生儿黄疸要不要停母乳

许多人会认为喂母乳跟黄疸的指数高有关,其实并不尽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生后三个月内仍有黄疸,表现为非溶血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这个诊断是排他性的。纯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把其他造成黄疸的因素都排除,才能考虑可能是母乳造成黄疸。一般认为部分母亲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水平较高、活性高,可以在肠道内通过促进葡萄糖醛酸与胆红素的分离,使未结合胆红素被肠道再吸收,从而增加了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负担,即出现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到现在没有完全清楚,根据发生的时间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大类。早发性的母乳性黄疸发生的时间同生理性黄疸相近,认为主要是跟母乳喂养不当、摄入的不足有关,这时如果黄疸指数小于20毫克每分升就没有问题,至今还没有因为母乳性黄疸高而产生胆红素脑病的报道,所以一般不建议终止母乳喂养。但是如果黄疸指数超过20毫克每分升,可以暂时停止喂母乳、用婴儿奶粉添加,如果在48小时之内黄疸改善,再重新给予喂食母乳,经过2到3天的禁母乳之后,胆红素可能下降超过原来胆红素值的50%以上,就可以诊断母乳性黄疸。晚发性的母乳性黄疸都认为跟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常发生在生后的1到2周,可持续至8到12周或者更长,大多在1到3个月内完全消失。所以母乳性黄疸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症。母乳性黄疸临床表现主要是生后单纯母乳喂养,没有其他原因出现了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可以高达256.5到342微摩尔每升,也就是15到20毫克每分升,血清胆红素大多数小于257微摩尔每升,比如在15毫克每分升,也可以大于342微摩尔每升,比如20毫克每分升。母乳性黄疸是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其他的检查结果均正常,新生儿一般状况良好,吃奶也好,生长发育正常,没有其他任何异常的临床表现,黄疸可以维持三周到三个月。诊断主要是停母乳喂养,一般状况良好,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临床上给予停喂母乳后观察,24到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明显下降,可以诊断为母乳性黄疸,发生了母乳性黄疸喂养跟护理上。如果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可少量多餐喂养,并不提倡停喂母乳;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道蠕动;服用退黄的中药促进胆红素的排泄;多晒太阳以改变间接胆红素的结构,形成光异构体利于从尿中排出。只有到胆红素水平超过15毫克每分升时,可以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果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然可以母乳喂养。如果母乳性黄疸胆红素高达20毫克每分升以上可以考虑光疗,一般母乳性黄疸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者是用血浆治疗。支持治疗,注意保暖、增加热量、营养、预防感染等疾病的发生避免加重黄疸。酶诱导剂,可以给予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促进母乳性黄疸的消退。
鲁米那可以治疗新生儿黄疸吗
鲁米那是可以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新生儿黄疸用鲁米那治疗是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使用鲁米那后,可以诱导肝细胞微粒体的药物代谢酶,使其代谢增加,而促进胆红素的代谢,降低了血液中胆红素的浓度,使黄疸消退。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新生儿黄疸应该怎么处理
- 2 新生儿黄疸的正常范围
- 3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得的
- 4 新生儿黄疸多少是正常呀
- 5 新生儿黄疸正常范围为多少
- 6 新生儿黄疸怎么处理
- 7 新生儿黄疸是怎么造成的怎么引起的
- 8 新生儿黄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