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梅毒通过手传染的几率

发布时间:2021-08-2773954次播放

视频内容:

梅毒通过手传染的几率很小,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可能。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通过一些不洁的性行为性接触传染的。

感染梅毒螺旋体之后,一方面会在局部会形成梅毒的皮损,另外螺旋体还可以经过淋巴系统进入到血液播散到全身各个脏器还有皮肤黏膜中,包括各个体液中都是有梅毒螺旋体,如果和活动性的传染性很强的梅毒患者皮损分泌物接触,那是有传染的可能性的。

但是通过手部接触患者的传染性强的皮损,如硬下疳、扁平湿疣等,如果皮肤上面没有破损或裂隙,梅毒螺旋体往往很难突破皮肤表面进入到体内,所以通过手部感染螺旋体还是几率很小的。如果手部有小的破损,螺旋体就有可能乘虚而入感染手部,一方面造成手部本身形成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皮损,有时候形成接种性的下疳,有时候通过手沾染了螺旋体,再接触稍抓其他的部位也可能造成其他部位的感染,所以平时要注意消毒隔离和手部卫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梅毒打完针一般多久复查
梅毒打完针之后,通常是三个月左右到医院复查。目前标准的驱梅治疗方案是采取青霉素等进行治疗,其中最常用的是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的疗法治疗普通型梅毒。早期梅毒只需打2~3针,每周一次。晚期梅毒,一般注射3~4次,每周一次。打完针后,并不是梅毒就能马上治愈。一般在治疗之后的第三个月,就应该到医院做相应的梅毒抗心磷脂抗体滴度的检查。因为梅毒抗体滴度高低与梅毒的病情活动度、传染性呈正比例关系。第一年,每三个月都要进行复查;第二年一般是每半年复查一次;第三年还要最终的复查一次,直到抗体滴度转阴,才认为是真正的治愈。
语音时长 01:42

2021-12-30

66493次收听

梅毒滴度正常参考范围是多少
梅毒滴度正常参考范围是1:1阴性。人体感染梅毒之后,机体免疫系统针对梅毒螺旋体产生的抗体,可以分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和非特异性抗体这两类。特异性抗体是梅毒感染所特有的,一般作为梅毒的确诊实验,但是不能反映梅毒的病情活动度。另外一种非特异性的梅毒抗体也叫抗心磷脂抗体或者血浆反应素,采取滴度的方式定量的表示,而且滴度高低与梅毒病情的活动度与传染性是正比例关系。正常人做梅毒非特异性抗体的滴度检测就是1:1阴性,而对于感染了梅毒的患者,可能是1:1、1:2,甚至是很高滴度的阳性结果。
语音时长 01:35

2021-12-30

94246次收听

梅毒会不会引起浑身乏力
梅毒有可能引起浑身乏力,但多数是发生在晚期梅毒阶段,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之后,可以经过皮肤,淋巴结进入到血液,然后引起全身皮肤粘膜还有内脏器官的损害。一般来讲,感染早期阶段,主要是以皮肤粘膜的损害为主,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皮疹,硬下疳或者是梅毒疹等,通常不痛不痒,没有什么直觉症状,患者本身也很少有什么乏力的表现,但是如果是不积极的治疗,进入到了晚期梅毒阶段,都可以造成全身的重要脏器的病变,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可以引起无症状的神经梅毒,也可以引起像间质性的神经梅毒,包括脑膜,脑膜血管的梅毒还可以引起脑实质性的梅毒病变,有一些可以导致比较严重的麻痹性痴呆和脊髓劳,这些就可以影响到皮肤神经的感觉。还有运动,有的患者就可能会出现全身乏力,严重的还可以引起全身的肌力减退,最终导致麻痹性的痴呆,还有引起瘫痪。
语音时长 01:26

2021-12-30

71525次收听

二次感染梅毒好不好治
二次感染梅毒只要规范地进行驱梅治疗,还是比较好治的。对于二次感染的梅毒,治疗方法其实类似,也是使用敏感抗菌素治疗,因为到目前为止,梅毒螺旋体还没有发现对青霉素或头孢抗菌素耐药现象,所以只要二次感染的梅毒发现后,采取足剂量、足疗程抗梅治疗,也是可以将体内梅毒螺旋体彻底杀灭的。治疗后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定期复查梅毒血液中的抗血清粒子抗体滴度。滴度转阴,才能证明是最终治愈了。
语音时长 01:45

2021-12-30

92364次收听

淋病是不是梅毒
淋病是淋病,梅毒是梅毒,这是两种性病,病原体完全不一样,而且表现也完全不一样,在临床上应该很好鉴别。淋病主要是表现为尿道炎或者是宫颈炎,主要表现就是尿道口流脓,然后伴尿频、尿急、尿痛,这一般就是淋病的典型表现。还有一些不典型的表现,比如感染宫颈,会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等一些表现。梅毒的表现就不一样,是在一期有硬下疳的表现,就是在局部会形成一个溃疡。二期梅毒会在躯干、四肢出现一些泛发的红斑,这种红斑一般又没有感觉,没有瘙痒、疼痛这种感觉,就是出现红斑。如果是洗澡受热之后,又会更加的明显。特异性的表现是有一些掌跖红斑,还有一些在肛周、外阴有一些扁平湿疣的表现。梅毒的抗体检测是阳性,淋病是由链球菌感染尿道或者是宫颈或者是直肠或者是咽部或者是眼结膜所导致,一般是化脓性的炎症。所以梅毒和淋病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性病。
语音时长 01:42

2021-12-30

71246次收听

02:04
一期梅毒治愈后还会复发吗
梅毒一旦治愈,复发几率较小。梅毒复发是指梅毒患者在正规治疗后,RPR滴度控制在1:4以下,停药随访观察期间滴度重新升高4倍以上,多次检查都未自行降低,这样考虑梅毒复发。梅毒复发与是否接受足够治疗以及患者免疫状态有关。部分患者因个人因素或治疗条件限制并未经过正规足量驱梅治疗,或患者本身免疫力较低,可能在治疗后并未激起正常的免疫应答,这样的情况均可能导致梅毒的复发。对于复发患者要排除患者是否是再感染,或伴有HIV感染,是否有神经梅毒、心血管梅毒和生物学假阳性等情况,若确定患者复发则需重新进行驱梅治疗。
01:50
梅毒不能从事哪些工作
梅毒不能从事食品餐饮行业、教育行业、服兵役、公务员。食品餐饮行业,往往对人的健康有比较高的要求。如果是处于活动期的梅毒患者,在皮损或者体液分泌物当中,都有梅毒螺旋体的存在,这时如果从事食品餐饮行业,有可能导致污染。其次是教育行业,特别是幼儿的幼教,如果患有活动性的梅毒也不能从事。因为这有可能导致一些学生特别是小朋友感染。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参军,这个也有规定,如果患有梅毒不能服兵役。公务员也有明文规定,患有梅毒的患者不能从事公务员工作。活动性的梅毒患者,如果进行了规范治疗,多数可以治愈,治愈之后再从事这些行业就没有问题。
02:25
梅毒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吗
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行为、性接触传播,但不仅限于性传播。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很难生存,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而传播,性行为、性接触传播,主要是一些不洁的高危的性行为。梅毒还有母婴传播。患有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间,没有做任何的干预措施,导致梅毒螺旋体透过胎盘感染胎儿。另外,梅毒也有通过间接接触传染的报道,但比例很小。包括和梅毒患者的一些贴身的衣物、生活用具接触,自身的皮肤粘膜上有小的破损、裂隙,也有感染梅毒的风险。此外,也有报道,梅毒通过血液制品感染以及医源性感染的情况。
02:16
梅毒用什么药效果最好
治疗梅毒目前国际上公认效果最好的药还是青霉素。青霉素至今为止对梅毒螺旋体是最高度敏感的,梅毒螺旋体至今也没有发现对青霉素出现耐药现象,所以如果没有青霉素过敏禁忌症,一般治疗梅毒首选都是青霉素。对于普通梅毒,首选长效青霉素进行肌肉注射,如果是对心血管或者神经系统梅毒,要采取水剂青霉素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不管怎样青霉素都是首选,如果青霉素过敏,可考虑选择其他替代药物,如头孢曲松,经过多年临床验证,它的疗效和青霉素是接近的。如果头孢也过敏,就只能选择二线口服抗梅毒药物,常选择的有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四环素还有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等,这些药物对梅毒螺旋体也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但总的来讲,它治疗的效率比青霉素还是要差一些,治疗出现失败的几率也要大一些。总的来说,目前治疗梅毒最好的药物还是青霉素。
梅毒疹的好发部位有哪些
斑疹性梅毒疹会出现在生殖器、躯干、四肢;斑丘疹性梅毒疹会出现在手掌、足部;丘疹性梅毒疹会出现在面部、躯干、四肢、臂部屈侧;疱疹性梅毒疹会出现在躯干、四肢、面部、掌跖等部位。
女性梅毒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梅毒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生殖器皮肤表面有硬下疳、红斑出现,多发生在患者生殖器部位,少数患者发生在舌、口唇、乳房等部位。
梅毒滴度正常值
梅毒滴度正常值是梅毒判断疗效转归的参考数值之一。
02:22
梅毒感染多久能查出来
梅毒这个性传播疾病,由梅毒苍白螺旋体感染造成,早期在性接触部位,出现了溃疡性的损害,要上医院来查,查感染的表面有没有梅毒螺旋体,查梅毒螺旋体有暗视野的方法,也有医学的方法。直接能查到螺旋体,就能确定。早期的需要三周左右,如果已有硬下疳,可以通过抽血,在三到四周,就是一个月的时间,通过抽血查血看抗体是否阳性,对于怀疑梅毒,如果你有接触部位的硬下疳,就及时到医院检查,检查硬下疳表面有没有梅毒螺旋体,通过抽血查有没有RPR和TPPA阳性,还存在一个潜伏期,当你怀疑有梅毒,也有高危性行为,建议随时查,在性行为一个月之后查比较准确,早期RPR和TPPA还没反应出来,建议一个月以后,查一下,没有问题就排除,有问题赶紧治疗。
梅毒怎么传染
梅毒传染的方式通常有性接触传播、垂直传播、同性性行为传播、胎盘传播、血液传播等。若不慎患有此病,应及时就诊。
梅毒疹会痒吗
梅毒这种性疾病,如果在最初的时候,没有得到治疗,后期就会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甚至会夺走生命,其实梅毒在最初时,会出现梅毒疹这种情况,并不会瘙痒。但是也应该尽快的接受治疗,比如说生殖器疱疹,硬下疳或者是肌肤受到严重的损伤,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治疗,否则会造成更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