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朵疼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0-07-2159264次收听

语音内容:

耳朵疼是因为外耳道出现疾病,造成外耳道皮肤肿胀或中耳疾病。

人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与软骨和鼓膜连接非常紧。当外耳道出现疾病,例如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外耳道疖肿等等,造成外耳道皮肤肿胀就会有剧烈疼痛。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类似于汗腺的耵聍腺,外耳道骨部皮肤更加薄,没有毛囊、腺体,仅有皮下的颞骨骨膜。出现炎症疼痛非常剧烈,分布在外耳道的神经非常密集,包括耳颞神经,包括迷走神经的耳支,颈丛的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以及来自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很多分支,都密密麻麻分布在耳廓和外耳道皮肤,导致感觉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刺激就会出现疼痛。

中耳疾病最常见中耳炎也会导致耳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耳朵下淋巴结肿大是怎么回事
耳朵下淋巴结肿大,多数是由于炎症引起,像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的发炎、中耳炎、牙龈炎、扁桃体发炎等,都会诱发耳朵下面淋巴结的肿大,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消炎、抗感染的治疗来缓解,针对不同的病因引起的淋巴结肿大,要给予相应的治疗。还有病毒的感染也会引起耳朵下面淋巴结的肿大,像带状疱疹,一旦病毒感染严重,就会影响到周围的器官,会出现耳朵下淋巴结肿大。多数患者耳朵下出现淋巴结肿大,触摸都会有疼痛感,也有是由于不经意间发现耳朵下淋巴结肿大,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这种情况部分人是由于恶性的肿瘤引起的淋巴结转移,引起肿大,需要对耳鼻喉科做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像鼻咽癌,病人通常早期的时候就会出现耳下的淋巴结的转移。咽喉的恶性肿瘤,像喉癌也会引起颈部淋巴结的肿大,临床确诊以后,要及时的对肿瘤进一步的治疗,也有的人是两侧的耳朵下对称性的淋巴结肿大,没有任何疼痛的症状,也没有持续增大的情况,这种往往是正常的现象,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可以密切的观察是否有变化,尤其是单侧的耳朵下面出现淋巴结肿大,要引起注意,多数是由于周围的器官,出现感染或者是肿瘤,所以需要积极的治疗避免症状加重。
语音时长 02:32

2021-11-05

80146次收听

抗生素可不可以治疗中耳炎
抗生素可以治疗急性化脓性的中耳炎,或者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活动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是由于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所造成的中耳黏膜的化脓性炎症,脓液集聚在中耳腔内侵蚀鼓膜可以把鼓膜穿透形成鼓膜穿孔。中耳腔的脓性分泌物溢到外耳道内,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口服的抗生素来控制中耳的炎症,同时也可以使用抗生素的滴耳剂滴到外耳道进行耳浴,使滴耳剂能够通过穿孔的鼓膜进入到中耳腔内,在局部起到杀菌、抑菌或者是灭菌的作用。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活动期,同样在残留的鼓膜穿孔的时候可以使用滴耳剂耳浴,这样滴耳剂可以通过穿孔的鼓膜进入到中耳腔内杀灭细菌,同时可以给与口服的抗生素全身给与治疗,抑制细菌在中耳腔内的繁殖、生长。
语音时长 01:28

2021-07-09

98750次收听

02:15
耳朵进水会得中耳炎吗
耳朵进水,一般情况下不会患中耳炎,只有少数情况,病人本身耳朵鼓膜有穿孔,有慢性中耳炎的情况下,在耳朵进水后会引起发炎,导致中耳炎的急性发作。外耳道、鼓膜都非常正常的情况下,耳朵进水,一般会引起耳朵的不适感,耳闷的情况。一般通过棉签或通过单脚跳立等动作,可将水分从外耳道内排出。还有少部分病人本身就有中耳炎、鼓膜穿孔,进水以后引起中耳再次的急性感染,病人会有耳朵疼、耳朵闷,甚至耳朵有脓性的分泌物,这时检查可发现,鼓膜及中耳腔黏膜充血、肿胀、有分泌物,需抗感染治疗。
中耳炎会发烧吗
中耳炎是会发烧的。中耳炎是一类中耳耳道的炎症,当细菌感染中耳耳道时,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菌的大量繁殖。当细菌分泌物及毒素不能自行排出以后,会加重感染,因此是会出现发热等情况。对于发热的患者,需要考虑中耳炎的病情进展情况。需要及时干预治疗。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感染沿淋巴组织扩散的情况,引起周围临近组织的感染性病变,引起严重后果。其中严重的有听力丧失及蜂窝织炎。对于发热一定要重视,避免病情的进一步加重,及时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抗生素治疗。平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语音时长 01:19

2021-04-20

97532次收听

02:09
如何预防中耳炎
预防中耳炎最主要的是去除诱发中耳炎的一些因素,同时要在平时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抵抗力。第一、儿童要积极治疗腺样体肥大、鼻窦炎、或慢性扁桃体炎等。第二、控制感染,避免慢性鼻窦炎及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减少中耳炎发生。第三、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不熬夜、避免感冒。第四、咽鼓管功能不好的患者,尽量避免乘坐飞机,防止咽鼓管负压,造成中耳炎。第五、加强卫生保持外耳道清洁,避免进脏水,不用锐利物品挖耳朵。
非手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首选非手术治疗3个月,治疗原则是对症病因,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和清除中耳积液。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应用抗菌药物,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促纤毛运动及排泄功能,口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实施咽鼓管吹张法。
根据症状来对中耳炎进行诊断
根据症状来对中耳炎进行诊断,对于中耳炎疾病的诊断,我们一定要及时确诊,有效的诊断中耳炎疾病,可以避免陷入治疗的误区。所以说中耳炎的诊断常识了解的越多越好,对于中耳炎的诊断不是很了解。
小儿中耳炎的危害有哪些
中耳炎是耳鼻喉常见多发病,可能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患过这种疾病,虽然中耳炎不是什么大病,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是盲目治疗会带来诸多危害,那小儿中耳炎的危害有哪些呢?下面,我们
中耳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中耳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耳部疾病,发病时耳部疼痛,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会造成鼓膜的损失,严重影响听力的,给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那么中耳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呢?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
耳朵疼吃什么消炎药
耳朵疼的消炎药可应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清热解毒等药物。耳朵疼消炎药,也就是抗生素,主要是针对感染性的因素所引起耳部疼痛,常见于外耳道炎、中耳炎。消炎药主要使用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还有就是头孢类的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头孢地尼、头孢丙烯等等。临床上最常用的就是头孢类的抗生素。除抗生素以外,消炎药的范围很广,还有抗病毒的药物,比如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等,主要针对治疗病毒性的炎症,也可以称之为消炎药。还有中成药,也就是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比如丹参酮,称之为植物类的消炎药,也属于消炎药的范畴。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20

69155次收听

02:36
中耳炎的发病原因
中耳炎患者发病因素与感染因素,外伤,体质比较弱,鼻炎,鼻窦炎,咽鼓管功能紊乱,感染源引起的。一、主要和中耳腔内的感染因素有关,包括病毒感染,以及细菌感染,或与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系。如小孩在感冒后有耳痛容易发生急性中耳炎,主要是感冒病毒从鼻腔或咽腔,经过鼻咽部和中耳腔相通的咽鼓管而感染到中耳腔,导致的急性中耳炎。二、有耳外伤,尤其是发生鼓膜外伤、鼓膜穿孔,中耳腔与外耳道接触,有可能导致中耳感染而出现中耳炎。三、体质比较弱,如肿瘤晚期的患者,可以通过血行感染而导致中耳炎。是中耳炎的一个原因,但这原因相对少见,中耳炎主要是和鼻炎、鼻窦炎以及咽鼓管功能紊乱有关,另外和感染源从外耳道,经过鼓膜进入中耳腔导致中耳炎也有关系。
01:44
中耳炎如何根治
中耳炎首先分为好几型。症状比较轻的卡他性中耳炎,通过一些感冒的药物,或者鼻腔通窍的药物,可以及时的缓解。如果进一步加重,可以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或者化脓性中耳炎。这两种疾病经过及时的治疗,也都可以避免手术。如果说反复的中耳炎或者中耳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可能会使鼓膜长期处于一种破损状态。反复的中耳流水甚至出现中耳骨质破坏,形成胆脂瘤的这种状态,就可能需要考虑手术的治疗方法。如果患者得了中耳炎,不管它的轻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就可以了。
中耳炎是什么症状
中耳炎一般有耳鸣、听力衰退以及耳朵痛这三种症状,患中耳炎这一类疾病的病人不能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寒凉的食物、热性补药以及坚硬难咬的食物,这些患者们一定要牢记,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中耳炎的症状得以减轻,让中耳炎不再发生。
中耳炎的后遗症有什么
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病,如果治疗及时,效果非常好,可以不遗留任何后遗症。但是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或者没有认真系统规范的治疗,很多中耳炎会遗留后遗症。中耳炎的后遗症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鼓膜穿孔是最简单的后遗症,很多中耳炎患者会保留一个干性的鼓膜穿孔,若干年也不会出现问题,但也可能出现比较严重的情况,如引起鼓室硬化症、引起胆固醇的肉芽肿、引起粘连性的中耳炎等。这些后遗症会导致患者听力下降,听力下降可能是传导性,也可能是混合性,甚至部分是以神经性耳聋为主的混合性耳聋。所以,中耳炎后遗症在临床上很常见,处理起来也会比较棘手,应该引起患者高度重视。患有中耳炎应该彻底、系统、规范地进行治疗,避免让病变迁延不愈,遗留后遗症。
语音时长 02:09

2018-10-16

60174次收听

02:52
中耳炎怎么治疗
不同类型的中耳炎治疗方法不同,对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初期口服抗生素治疗,耳流脓时,则需要滴入抗生素控制炎症;急性渗出性中耳炎患者,短期服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中耳黏液排出的药物。那么对于慢性渗出性中耳炎,病程较长者,应采取鼓膜置管术来引流中耳的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