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么预防手足口病

发布时间:2019-10-2352025次收听

语音内容:

预防手足口病,主要是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比如不要接触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增强抵抗力等。

手足口病属于传染病,传染病分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一、不要接触传染源,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尤其在季节交换时,人员混杂拥挤,不要去环境比较差的地方,传染源比较多,肠道病毒寄存和生存生存的环境比较多。

二、切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感染手足口,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要接触、不要从口入、不要接触脏东西,把呼吸道和消化道切断。接触传播就是接触了感染手足口病疱疹病毒的疱液的物品,不要去接触、勤洗手。

三、易感保护易感人群,作为易感人群,增强抵抗力是唯一的途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50
小孩指甲脱落什么原因
小孩子指甲脱落的原因可能是外伤,或是指甲本身的炎症,还有可能是全身性的疾病。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损伤,导致指甲脱落。手癣引起甲沟发炎等,都可能导致指甲脱落,需要及时处理。一些全身性的疾病如严重的营养缺乏,或是蛋白质、微量元素、矿物质的缺乏,会影响孩子指甲发育,出现脱落等现象。一些重症的疾病,如疱疹也可能会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所以小孩子如果指甲脱落,一定要及时就诊。
手足口病检查的标准
许多家长朋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对孩子的健康重视起来,千万不能忽视一些细节问题,当出现疾病时积极治疗才行,就拿手足口病来说吧,下边是关于手足口病检查的标准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足口病护理心得
手足口病的发生让很多家长措手不及,因为这种疾病给我们孩子所带来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对此,传染科疾病专家指出,日常生活中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至关重要,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述一下自己的手足口病护理心得。
手足口病身上会起红点吗
患有手足口病身上会起红点,慢慢会发展为皮疹或者是疱疹。多在手足部位,掌背面也会有,及时的进行治疗很重要,可以用药物治疗,另外要注意保持局部皮肤清洁,最后要注意个人卫生工作一定要做好。
手足口病吃什么水果比较好
水果虽然是很好的食物,但也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食用,注意正确选择,可以吃的水果有梨子、西瓜、苹果、桃子、柿子、猕猴桃、石榴、香蕉、黄瓜,这些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节身体作用,可以让孩子身体更快恢复过来。
02:40
手足口如何预防
手足口预防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注意保持家庭环境的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一、给儿童的手清洗干净,不要喝生水,吃生冷的食物,要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二、如果看护人接触到儿童前或替婴幼儿更换尿布的时候、处理粪便均要进行洗手,并且这些排泄物要妥善地处理。三、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都要进行充分的清洗。四、如果出现相关的症状要及时地就诊。
02:10
手足口后遗症指甲脱落怎么办
孩子患了手足口病后,有部分患者确实存在指甲的分层甚至脱落、换指甲。这个时候要注意做好保护,不要损伤。一般的话,1到2个月就可以换好的。引起指甲自行脱落的原因不仅有手足口病,还有其他的像缺铁性贫血,还有缺钙,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还有营养不良,一般多见于微量元素的缺乏。可以出现身体的消瘦、厌食、容易出现感冒,身体免疫力低下,需要适当的用药与钙锌铁相关补充,多吃一些瘦肉、鸡蛋、鱼虾、牛奶、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的。
手足口病初期的症状
手足口病初期可能在口腔、手足口等处出现疱疹或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烧,而且大部分是低烧,一般都是小于三十八点三摄氏度。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大多是普通型症状比较轻,无需治疗就能自行恢复。口腔疱疹多见于舌头与颊粘膜,其次是唇齿侧和硬腭,口周也会出现,开始时为红色斑片,继而发展成为周围有红晕的水泡。在2到5天左右水泡会破裂,形成浅色的灰白黄色基底,而且有红斑缠绕。手足处表现为数个或数十个斑丘疹或疱疹,多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点。过了初期后,在5天左右会吸收,7到10天左右会完全的吸收。但也有部分手足口病在初期有可能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这种情况就比较危险了。常见的重症手足口病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持续的高烧。二、神经系统异常。三、有心衰的表现。
语音时长 01:44

2019-08-19

56273次收听

手足口病容易治吗
手足口病治疗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普通型也就是常说的轻型,是比较好治的。症状比较轻,一般无需治疗就能自行的恢复。但对于重型是需住院治疗的。手足口轻型,也称为普通型,症状比较轻。在急性期在口腔、手足口处可能会出现疱疹、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在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烧,大部分是低烧小于三十八点三摄氏度。口腔疱疹最多见于与舌头和颊黏膜,其次为唇齿侧和硬腭口周会出现。开始时为红色斑片,发展为周围有红晕的水泡,在2到5天左右水泡会破裂,形成有红白围绕的溃疡,这时孩子可能疼痛是比较明显的。手足口处可看到数个或数十个斑丘疹或者疱疹,多表现为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四个特点,在五天左右吸收,七到十天完全消失。这是手足口轻型的一种情况。但手足口重型不太好治疗,风险比较大。孩子有持续的高烧,有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有心衰前的表现,比如呼吸心率增快,四肢发凉出冷汗,摸着皮肤湿冷等等这些情况,是比较严重。大约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点六的手足口病会发展成为重症手足口病,而且会有百分之零点零三到百分之零点零五的死亡率。
语音时长 02:23

2019-08-19

62918次收听

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如果能做到室内勤通风,注意孩子的手部卫生,多让孩子晒太阳,餐具定期消毒,为孩子接种疫苗,避免和患病儿童接触,可以很好的预防手足口病。孩子患有手足口病后,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喝一些荷叶粥,红萝卜白茅茶等缓解病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见一种传染病,最常见于5岁以下的孩子,手、脚、后臀、口腔出现疱疹,还会出现发热的症状。近几年来手足口病在各地都有流行爆发趋势。手足口病最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多种病毒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比如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尤其是肠道EV71,容易导致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神经系统的损害。
语音时长 01:00

2018-09-21

57952次收听

手足口病潜伏期几天
手足口病潜伏期通常为两到十天,多数情况下三到五天。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接触过手足口病患者,三五天之后就可以表现出症状,比如发热、身上起疹子,手脚和肛周还有口腔出现疱疹。接触过手足口病患者以后,家长应该密切观察,如果十天之内没有出现任何症状,基本上可能再得手足口病的机会较少。如果接触手足口病以后,疹子出现时间较短,引起重症的概率就会提高,所以家长一定要密切观察孩子。
语音时长 01:06

2018-09-21

64172次收听

02:18
手足口病严重吗
通常情况下,在手足口病最严重的时候,可以并发脑炎,一定要警惕对待。手足口病的第一期是出疹期,有大部分的手足口病患者,都会在这个时期痊愈。有较少的一部分患者,可以发展为第二期神经系统受累期。手足口病患者,在神经系统受累期,主要可以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孩子可以出现嗜睡、烦躁不安、肢体的不自主抖动的症状,或者是可以出现肢体活动障碍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有少数的患者,会发展到第三期心肺功能衰竭的前期。对于手足口病患者来讲,最危险的情况就是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有生命危险。在这个时期,患者可以出现血压偏低、心率减慢或者是咳嗽的症状,甚至患者还可以出现咳粉红色泡沫痰的症状。心肺功能衰竭期有很高的病死率,必须及时救治。
02:59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一般情况下,患上手足口病的患者大部分可以自愈,不需要去医院。如果患者没有其他的症状,只是出现发热、皮疹的症状,或者是出现口腔有疱疹的情况,都可以在一周之内就痊愈,可以不用去医院,也不需要额外用药,患者注意居家隔离,就可以。从手足口病的发病之日起,就要注意在家隔离两周的时间。如果出现发烧的症状,患者可以吃些退热药物,来缓解症状。家长在家里,一定要告诉孩子要注意个人卫生,比如说上完厕所之后,一定要严格洗手,在洗手之后,开关水龙头的时候,要注意把水龙头的开关进行冲洗,以避免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在房间内,要经常经常开窗通风;对于孩子的餐具以及玩具,都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以避免病毒在家庭内部,进行传播。
手足口病严不严重
手足口病之所以要提高警惕,是因为有少数的手足口病会出现并发脑炎的情况。手足口病第一期是出疹期,大部分人在这个时期痊愈,然后少部分人会发展为第二期——神经系统受累期,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孩子嗜睡、精神萎靡、烦躁不安、肢体的不自主抖动或者肢体活动障碍,某一侧肢体无力或者是整个上肢或者下肢活动都没有力气,这是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少数人会发展到第三期——心肺功能衰竭的前期,这个时期会有心率快、呼吸快、呼吸节律不规整或者是皮肤发花、湿冷这些表现。最危险的情况是到了心肺功能衰竭期,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这个时期可能有血压偏低、心率减慢或者是咳嗽,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这个时期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病死率还是很高的。之所以担心是因为有极少数的手足口病患儿会进入心肺功能衰竭期,大部分死因就是神经源性的肺水肿。
语音时长 01:44

2018-09-14

5267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