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鼻炎会不会遗传

发布时间:2019-11-1360613次收听

语音内容:

鼻炎会遗传吗。这也是我们在临床当中经常碰到患者提的最多的一个问题。鼻炎因为分好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有遗传倾向的,我们通常会发现如果父母有过敏性鼻炎,那么孩子出现过敏性鼻炎的几率就会非常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鼻炎是会遗传的。当然,我们鼻炎除了过敏性鼻炎以外,还有其他类型,比如说慢性肥厚性鼻炎或者是药物性鼻炎,或者是萎缩性鼻炎等等,这些鼻炎我们在临床上并没有发现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但是偶尔也会碰到家族聚集的这种现象存在。

就比如说孩子有可能,父母也不一定是过敏性鼻炎,但也会同时出现鼻子堵或者流鼻涕等等症状,虽然不是过敏,但是也会在家族里边有比较集中的这种情况,我们分析它并不一定是遗传,很可能是一个鼻腔结构的问题,或者是和生活环境有一定关系。我们目前发现比较明确的是过敏性鼻炎会遗传,而其他类型的鼻炎,并没有发现这种遗传的现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打喷嚏流鼻涕不要吃药
打喷嚏、流鼻涕一般确实要吃药,不管什么原因起来打喷嚏、流鼻涕都建议药物治疗。常见的比如感冒,感冒主要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同时会发烧、四肢酸疼、关节疼痛等等。当然要用药物,中药用一些解热的药物、出汗的药物,西药用一些对症的比如泰诺林这一类的药物来迅速的缓解感冒的症状,鼻涕就会减少,打喷嚏也会少。但其实引起来打喷嚏、流鼻涕最常见的不是急性鼻炎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有的人是季节性的,有的人是常年性的,只要一接触到过敏原就会打喷嚏,一打打好多。流鼻涕,这种鼻涕往往是清水样的鼻涕,有的时候拿纸不停的擦也不断的流,这个时候一定要用药物,不用药往往是控制不了。有人知道对什么过敏,到了季节以后戴口罩避免接触过敏原,即便是戴口罩也不能完全避免接触,所以大多数还是需要用药,要有口服的抗组胺药物,甚至用点激素等等,可以迅速的控制症状。
语音时长 01:20

2021-07-09

82459次收听

免疫力提高了鼻炎会不会好
首先免疫力提高以后,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就会增强,特别是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能力增强以后,各种的疾病的患病率都会下降,鼻炎同样也会减轻或者是减少,特别是急性鼻炎,急性鼻炎主要是由于上呼吸道的细菌、病毒,特别是病毒感染所造成的鼻黏膜出现水肿、充血,从而引起鼻堵、鼻塞、流脓鼻涕或者是清鼻涕、黏鼻涕、打喷嚏、嗅觉下降和头痛等症状。急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是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这样就会减轻鼻腔黏膜的水肿,减轻炎症缓解症状,治疗的办法主要是鼻喷激素、鼻喷减充血剂以及抗病毒的治疗,当身体抵抗力提高以后抗病毒的能力就会增强,罹患急性鼻炎的机会就会大大的降低,同时如果经常使用生理盐水或生理海水冲洗鼻腔,鼻腔黏膜的抵抗力也会提高,这样就会减少鼻炎的产生。
语音时长 01:35

2021-07-09

61259次收听

一个鼻子不通气是不是鼻炎
一个鼻子不通气有可能是鼻炎,但不都是鼻炎。鼻炎确实会引起鼻子不通气,特别是慢性的单纯性鼻炎,主要表现为就是交替的鼻堵,比如这个病人白天一会左边鼻子堵,一会右边鼻子堵,睡觉的时候向左侧躺左边堵,向右侧躺右边堵,这个明显是慢性单纯性鼻炎的表现。如果到了肥厚性鼻炎,就是双侧持续的鼻堵,所以一侧鼻子不通气,确实有可能是鼻炎,特别是慢性单纯性鼻炎。但是一侧鼻子不通气并不都是鼻炎,其他的一些病变,也会导致一侧鼻子不通气,比如鼻中隔弯曲,一检查病人的鼻中隔,明显向左侧弯曲,病人也是表现为左侧鼻子不通气,它的不通气,是因为鼻中隔偏曲引起的,而不是鼻炎。比如鼻息肉或者鼻腔的内翻性乳头状瘤,如果位于一侧鼻子,当然是长鼻息肉或者长内翻性乳头状瘤的这一侧的鼻子,通气要比对侧要差一些,当然也有可能是恶性肿瘤,比如鼻腔一侧的恶性肿瘤,也会出现一侧鼻子不通气、鼻子堵、鼻出血等临床表现,所以一个鼻子不通气有可能是鼻炎,但不都是鼻炎。
语音时长 01:30

2021-06-25

58906次收听

02:16
鼻炎有什么特效药
鼻炎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鼻炎没有所谓的特效药,鼻炎需要按照诊疗指南规范治疗。国内医生会按照诊疗指南一步一步来,不会直接给效果最好的药,比如鼻炎、鼻子堵,用了麻黄素这种减充血剂药后鼻子堵会很快缓解,但原则上这种药长期用都会有副作用,都是从口服药、中药等用起来,若效果不好或临时救急,才会用一些鼻腔的减充血剂。另外,过敏性鼻炎很多人拿的特效药就是鼻用的激素,喷到鼻子里面可快速缓解鼻子的过敏症状,但是鼻用激素也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的,也不是所有病人用了都管用。
02:19
萎缩性鼻炎是空鼻症吗
萎缩性鼻炎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空鼻症。当然导致空鼻症的原因很多,萎缩性鼻炎仅仅是其中的一种。所谓空鼻症是指当鼻黏膜萎缩的时候腺体就变得很少,对于空气当中加温、加湿作用就减弱,这个时候如果吸进来比较干燥或者寒冷的空气,那就会直接刺激到鼻腔的黏膜,导致鼻腔黏膜的干燥、疼痛、头疼、头昏等把它下个定义叫空鼻症。所以萎缩性鼻炎是空鼻症的一种原因,但是这两个不能完全划等号。
01:55
蝶窦炎是属于鼻炎吗
蝶窦炎和鼻炎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鼻炎不管是急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仅仅是鼻腔黏膜的急慢性的炎症,而蝶窦炎原则上属于鼻窦炎的范畴。人体的鼻窦最主要分为两侧的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蝶窦位于颅底、脑子的下面,眼球的后面这个地方,蝶窦如果发炎了,也会引起来蝶窦黏膜的急性的炎症反应,黏膜增厚或者会有脓性分泌物等,其实属于广义的鼻窦炎,不管急性的还是慢性的。但是要注意蝶窦炎可能会继发鼻炎,或者蝶窦炎可能是因为鼻炎导致的,这两个是有可能的。
02:24
过敏性鼻炎嗓子会痒吗
过敏性鼻炎有部分病人嗓子会痒。因为有些病人不仅是鼻腔黏膜的过敏,同时可能还会有咽喉黏膜的过敏现象。通常要给与病人以鼻用的生理盐水,进行鼻腔的冲洗,同时还要给与鼻腔的激素类药物进行喷鼻,像辅舒良、内舒拿或者是雷诺考特,同时要给与全身的抗组胺的药物进行口服,像开瑞坦或仙特明进行治疗,如果咽喉痒的明显,也要给予含片或漱口水进行治疗。所以当嗓子痒得非常厉害的时候,如果同时伴有流清水样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一定要到医院就诊,有可能是由于过敏因素引起的。
鼻炎要怎么检查出来
很多人都听说过鼻炎,但是自己究竟是不是鼻炎还是需要通过专业的医学检查才能知道,那么在有鼻炎症状发生的时候应该去医院做些什么呢?一般来说,专家会建议患者做一些关于鼻炎的检查,过敏性鼻炎的常用检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孕妇得了鼻炎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女性怀孕后,体内激素起了一些变化,雌激素水平增高,引起鼻粘膜的超敏反应,导致小血管扩张,组织水肿,腺体分泌旺盛,具体可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涕等症状,那么鼻炎孕妇对胎儿有影响吗。
季节性鼻炎吃什么药
季节性鼻炎即季节性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痒、阵发性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和鼻塞,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嗅觉障碍。有时可引起眼痒、耳痒、咽痒等不适。鼻镜检查可发现鼻腔粘膜苍白、水肿,下鼻甲显著,鼻道内常见水样分泌物。患者平时需注意避免接触致敏原,症状发作时可应用药物对症治疗,治疗药物包括: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剂、辅舒良等,抑制粘膜炎症反应,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数目,降低受体敏感性;鼻用减充血药物,如呋嘛滴鼻液等,可以缓解鼻塞症状,使用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周;抗组胺药物,如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缓解鼻痒、打喷嚏等症状;另外,鼻腔可行盐水冲洗,降低鼻粘膜局部过敏原浓度,缓解症状。
语音时长 01:25

2020-02-11

56067次收听

干燥性鼻炎是什么
干燥性鼻炎的症状主要有鼻腔干燥,鼻腔主要的症状是鼻腔干燥这个症状。鼻腔有的时候伴有一个出血的情况。我们在检查的时候鼻粘膜会出现黏膜的颜色比较干燥的情况。如果干燥性鼻炎逐步发展的话,可以引起萎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与干燥性鼻炎同样是以鼻腔干燥为主要症状。在查体的时候,干燥性鼻炎的黏膜主要是呈现黏膜干燥但没有萎缩的状态,但萎缩性鼻炎除了患者的(黏膜)干燥的主诉以外,黏膜是萎缩比较明显的。另外会有这种干痂比较多的一些症状,但干燥性鼻炎单纯是以这种鼻腔干燥为主,没有其他的特殊不适。
语音时长 00:58

2019-11-18

62909次收听

01:39
鼻窦炎和鼻炎区别是什么
鼻窦炎是发生于鼻窦的炎症。人有八个窦腔,包括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每一个窦都有一对,就是四组八窦。鼻窦和鼻炎的区别在于他们本身发病的具体的位置不同,程度也不同,另外它的发生的先后顺序也不一样。一般是急性鼻炎,后是急性鼻窦炎这么一个发展过程,但是急性鼻窦炎时间长了可以转成慢性鼻窦炎。鼻炎只是粘膜充血,鼻甲肥大,只要及时治疗就会在短期内治愈;鼻窦炎窦内粘膜水肿,增厚,分泌物增多,流脓鼻涕,鼻堵,头疼等症状的慢性病。每感冒一次,粘膜就增厚一层,病情就会反复。
鼻炎的危害是什么
尽管鼻炎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而且目前该疾病还拥有着很多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这种疾病病人依旧不可忽略,因为它给人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该疾病的发作不光会导致病人其他的器官组织部位发生病变,还有可能会导致骨髓炎疾病的发作。还会让病人的身体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鼻炎咳嗽和感冒咳嗽的区别
鼻炎引起咳嗽和感冒咳嗽是不一样的,一般鼻炎引起的咳嗽,就是鼻子会有打喷嚏咳嗽这种现象。而普通的感冒咳嗽,一般来说就是咽喉位置的疼痛,然后会有咳嗽到肺里面疼痛不舒服。鼻炎的话会有明显的流鼻涕,也会出现鼻子堵塞梗阻的表现。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是治什么病的
在生活中过敏性鼻炎本身就比较常见,需要尽快的使用正确的方法来应对,这个时候,有很多人都会选择喷雾剂,这是一种能够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而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选择正确的方法,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副作用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