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耳朵疼是上火了吗

发布时间:2020-02-2053935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临床上引起耳朵疼的原因很多,包括感染性的因素,包括机械性损伤的因素,包括其他的耳内的肿瘤这些因素,还包括血管栓塞性的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耳部疼痛。我们所要做的,首先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耳内窥镜的检查,一些影像学的检查,比如耳部CT的检查,明确这些疼痛的原因。

上火是一个中医学的概念,严格的来说可能是属于一种文化的称呼,或者说生活的体验。上火可以是很多的原因,比如炎症,比如脾气暴躁或者是心理因素的原因,都会引起所谓的上火。

上火根据中医的概念我们要清热泻火,要清热解毒。现代医学要明确它的发病原因,要尽可能的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所以不能说疼痛就是上火,我们需要通过检查发现这些疼痛的原因。临床上刚才说的最常见的,就是一些感染性的因素引起的耳部的疼痛,针对感染性的因素,我们可以给予抗感染的治疗,使用抗生素或者抗病毒的药物。当然其他的一些因素,从中医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同时给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比如丹参酮,进行辅助的治疗。总而言之,上火可以引起耳部的疼痛,耳部疼痛,不一定就是上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耳膜破了能不能好
耳膜破了,是由于耳朵炎症,或者是外伤引起,一般是可以恢复的。第一,因为外伤引起的耳膜穿孔,要注意清理耳道内的残留物、血块等,避免残留物出现继发感染。耳膜恢复期间要注意避免感冒,也不能用力擤鼻子,注意保暖,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耳膜穿孔恢复期也不可以游泳,保持耳道的干燥,避免有水进入耳朵,也会影响到耳膜的恢复。对于外伤引起的耳膜穿孔,小穿孔需要3周左右恢复,鼓膜大的穿孔,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多数患者需要鼓膜穿孔的修补手术治疗,恢复期后心率一般可以恢复到正常。第二,由于耳朵的炎症,像中耳炎引起鼓膜的穿孔,这种情况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炎治疗,只有将耳朵的炎症治愈以后,休息一段时间,多数患者的耳膜是可以恢复的,可以局部使用抗生素滴耳液让炎症吸收,炎症完全控制以后,鼓膜的穿孔也会逐渐愈合。因此,对于耳膜破了,要了解到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要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的鼓膜穿孔,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都可以恢复,少数患者像炎症反复发作,造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一般需要采取鼓膜修补手术。
语音时长 02:30

2021-11-05

79817次收听

03:02
被打了一巴掌耳朵嗡嗡响几天能好
被打了一巴掌后耳朵嗡嗡响何时能好,主要取决于耳朵外伤以后损伤的程度。如果仅仅是伤了外耳道、皮肤,一般1周左右就能够完全好。如果造成鼓膜穿孔,穿孔比较小通常3周左右可以长上。如果造成大的穿孔,通常很难自愈,通常需手术进行鼓膜修补,一般需2-3周,鼓膜逐渐愈合。如果还导致了内耳的损伤,会导致内耳形成神经性耳聋及耳鸣的情况。要及时给与激素类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的治疗,多数病人会在1周或几周内,耳鸣和听力下降逐步好转。也有极少数病人耳鸣会持续很久,甚至不容易消失。
03:14
耳朵发炎怎么治疗
耳朵发炎可能是外耳道急性感染,要给与抗生素药物进行口服,要清理外耳道内的耵聍及分泌物,然后给与抗生素滴耳液进行滴耳或用抗生素的软膏进行涂抹,一般病人在一周到十天左右,急性外耳道感治愈。外耳道的真菌感染,一般要清理外耳道内的这些分泌物,然后给与抗真菌的药膏进行涂抹,一般一周左右病人的症状会缓解。中耳的炎症,除了要给与抗生素进行口服,同时要清理外耳道脓性分泌物,然后给与抗生素滴耳,一般病人在一周到十天左右治愈。渗出性中耳炎,要给与抗炎治疗,同时给与鼻减充血剂、麻黄素治疗。
03:01
小孩掏耳朵不小心戳到出血怎么办
小孩儿掏耳朵有出血,如果血量很少,并且很快就止住了,这时候可以观察。第一、要注意孩子不要再用手掏耳朵。第二、给孩子洗澡时耳朵里头不要进水。一般一周左右,外耳道皮肤损伤就能够完全愈合。如果外耳道出血较多,要先在外耳道放一个棉球,然后到医院就诊。医生清理外耳道后,用抗生素软膏进行涂抹,一般一周到十天左右,外耳道的皮肤损伤就会逐渐愈合。如果导致了鼓膜的穿孔,鼓膜穿孔比较小,一般观察,防止感染,小穿孔一般两到三周可以愈合。如果穿孔比较大,那需要尽早进行鼓膜修补术。
03:13
在耳骨上打耳洞危险吗
在耳骨上打耳洞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在打耳洞的过程中,如果操作不严谨,消毒不严格,如果有感染,耳部的软骨就会造成感染。如果感染控制不好,可能就会导致耳廓的变形,甚至导致整个耳廓软骨膜炎或软骨炎。所以打耳洞的时候一般会选择耳廓的软组织,比如耳垂。那么打完耳洞之后,要进行常规的护理,每天要进行酒精、棉签儿的清理。如果耳洞周围有红肿,要用抗生素的软膏进行局部的涂抹。一旦耳洞本身有脓性的分泌物,要口服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果脓比较多,要将耳钉取出来,使耳洞周围脓性分泌物引流出来。
耳朵肿了是上火了吗
耳朵肿了有可能是上火了。其实,上火是西医里的炎症,耳朵肿了,很有可能是因为耳朵里面炎症引起的,例如外耳道炎、中耳炎、外耳道疖肿等,都会导致为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而且会伴随着明显的疼痛。尤其是外耳道疖肿,局部红肿会比较明显,触动感也明显,甚至有时不能触动。如果外耳道疖肿成熟时会有脓头出现,疼痛会有所缓解。如果是因为炎症感染引起的,一般需要积极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可以局部用药以及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另外,如果耳道里面有脓液,在局部用药时需先清理耳道。
语音时长 01:17

2021-05-11

84056次收听

耳软骨取出来对耳朵有影响吗
耳软骨取出来一般不会对耳朵有影响。取耳软骨经常用于整形手术,因为自体软骨不会发生排斥反应,手术后的成活率也比较高,临床上经常取得是耳廓自体软骨,可以用于鼻背整形以及鼻翼整形手术。一般情况下,取耳软骨并不会对耳朵造成危害,因为取得软骨量是有限度的,不会对耳廓的外形和支架造成影响。但是如果耳软骨操作不正确,例如没有严格无菌操作,就会对耳朵造成影响,容易形成化脓性软骨膜炎。另外,在取耳软骨后如果不注意护理,也有可能会发生术后感染。
语音时长 01:12

2021-05-11

88273次收听

02:10
耳朵里有血严重吗
耳朵里有血要根据情况,有些病人比如耳外伤的病人,如果比较轻,可能就是外耳道有皮肤的损伤造成的出血,比较稍微重一些鼓膜的损伤、穿孔造成的出血,但确实有很严重的内耳的骨折或者颅脑的损伤,造成的出血,这时候情况就比较严重。至于比较轻的,像挖耳匙挖耳朵引起外耳道的出血,或者在睡眠当中无意识用手扣耳朵,造成的外耳道里有少量的血,有血痂,这些情况是比较轻度。所以,当耳朵里有血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就诊,及时地进行干预治疗。
耳廓疼是怎么回事
耳廓疼最常见是外伤,耳廓感染也是导致耳廓疼的重要因素,如耳廓软骨膜炎、病毒感染等,也可能冻伤等。临床上引起耳廓疼痛的原因很多。一、最常见是外伤,耳部的挫裂伤、耳部的拳击伤、挤压伤甚至摩擦等等,都会引起耳廓的疼痛。二、耳廓的感染,如耳廓的软鼓膜炎,还有耳廓的病毒感染,都会引起耳廓的疼痛。以及其他的损伤,比如在冬天季节,北方的耳廓的冻伤都会引起耳廓的疼痛。临床引起耳廓疼痛的原因无外乎是外伤,还有各种感染,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临床上治疗要根据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比如抗感染治疗,比如还有手术治疗等等。尤其是对于感染治疗,往往需要输液进行控制感染,使用敏感的抗生素,主要是头孢类的抗生素。针对耳廓的感染,一般不推荐口服药物,因为耳廓属于人体的终末器官,口服药物可能效果相对的较差。
语音时长 01:45

2020-02-20

53966次收听

耳朵流血什么原因
耳朵流血的原因有外伤、感染因素、肿瘤等。一、最常见原因就是外伤,外伤损伤了外耳道,损伤了鼓膜,导致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有的就是星星点点的血渍,有的出血则比较多。二、感染因素引起出血,比如急性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可以出现出血,出血往往是与脓液混合的脓血。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大疱性鼓膜炎,也就是鼓膜本身的损伤、炎症会导致出血。三、还有其他的因素,比如中耳血管瘤、鼓室球瘤和颈静脉球瘤会导致出血,出血量非常大。其他恶性的因素,比如中耳癌,癌组织损伤破裂出。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20

52497次收听

在耳骨上打耳洞疼吗
在耳骨上打耳洞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爱美者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有部分爱美者在耳骨上打耳洞时会有一些轻微性的疼痛,这是由于对麻药不敏感所致,一般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耳骨上打耳洞应该慎重一些,因为耳鼓上打耳洞有可能会伤害到人体神经,也极易形成继发性感染,最好是在正规的医院进行。
左耳后面疼是什么原因
可能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因素有关。与肾脏部位的结晶是没有关系。对于这种情况,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休息,不要熬夜,注意心态平和,避免压力过大和情绪波动。
耳外伤如何治疗
耳外伤的种类有很多种,如果患者是耳廓挫伤则需要在受伤后24小时内冷敷;如果血肿比较严重,则需要进行穿刺抽血;如果是鼓膜外伤,则需要采取抗生素治疗,而且还能预防感染;如果是颞骨骨折,则需要采取颞肌筋膜修补和鼓室成型术。
耳洞发炎怎么办
耳洞成为了人们比较追求的一种时尚,在打耳洞后很多人都有发炎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护理自己的耳洞,可以热敷发炎的耳朵,还要注意避免二次感染,使用精油按摩,双氧水清洗,避免刺激性的物体,还要避免耳洞沾到水。
耳朵疼怎么办
当我们出现耳朵疼痛的情况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就医治疗,一般耳朵出现疼痛感,不一定单单只是炎症影响,可能还包括外耳损伤和外耳道炎症影响。如果不及时找准病因进行治疗,反而会耽误炎症病情,影响病情恢复,造成炎症严重的情况,患者在治疗期间也不可盲目听信偏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