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几个月能穿拉拉裤

发布时间:2021-07-0994620次收听

语音内容:

对于宝宝穿拉拉裤的时间,一般是建议在一周岁左右。在一周岁以前,小宝宝通常首先的选择是给他穿纸尿裤,但是很多家长呢就会发现,当宝宝长大一点以后,对于大婴儿来说,比如9个月、10个月或者11个月的时候,你再给他换这种纸尿裤的时候,有的宝宝就特别的闹,老是翻来翻去,你还没有给他系好,结果宝宝就跑了,而且他讨厌把他固定在那里。给他换纸尿裤的时候,所以就是大一点的宝宝实际上就提示该用拉拉裤了。但是对于拉拉裤来说,大家也要注意,也别用的太早了,用的太早了,老穿拉拉裤也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出现一些腿型的改变。
很多家长就会很担心会不会出现罗圈腿,确实如果要是穿的比较多,有这个风险。但是对于拉拉裤来说,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穿脱比较方便,当宝宝开始学走,能独立行走以后,这时候再给他选择拉拉裤就比较合适了。因为既可以让孩子躺着穿,也可以在宝宝站立位的时候,照样可以顺利的穿脱上。
所以就是一周岁,也就是12个月左右的宝宝,就可以考虑由纸尿裤替代为拉拉裤了。但是对于拉拉裤来说,还有一个很好的优点,它比较有利于训练孩子的排尿,穿脱比较方便,孩子有时候大一点的小孩,他也可以自行穿脱,因此,这样比较有利于训练大小便。一周岁左右的孩子,就可以开始给他穿拉拉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12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标准
12岁的孩子身高一般平均在136到116厘米,体重应该是在42到44公斤,小孩子在这个时期应该说身高发育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这种变化,就是因为这个时期有些孩子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就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育阶段,也有的孩子这个时期还没有进入青春期,相对发育比较慢,所以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变化就比较大,所以有些家长就特别着急,说孩子发育和别人比明显落后,这个时候一定要明确孩子是否进入青春期,如果没有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这个时候相对就会慢一些,如果进入青春期他会有个快速发展,一般平均每年可能增长8到10个厘米的身高,体重相对增长也比较快,这个是属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在人体的发育过程中应该是第二个快速发展期,所以有些孩子如果没有进入青春期的话也不要过于担心,一旦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他也会有个迅速发展。12岁的孩子这个时候都有一个预期的身高和发育,和这种孩子的这种遗传因素相关性很大,平均值是有一个计算的方法,比方说12岁的身高是用年龄乘7加75,这时候是这种身高的状态,体重一般是年龄乘2加8,这也是个计算公式,这一般是个平均的预测值。当然孩子的这种身高和体重除了受青春期的影响以外,遗传的因素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果父母的身高相对高,这时候孩子的身高也会高一些,如果父母身高偏低,孩子的身高也会受到影响,另外孩子的这种营养、睡眠以及孩子的这种运动情况,也会直接影响身高和体重的。
语音时长 01:56

2021-12-30

69668次收听

02:20
宝宝五个多月长牙好吗
宝宝五个多月长牙基本上也算正常的。宝宝的牙齿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乳牙一般是在出生后四个月到十个月开始萌出,具体出牙在哪个时间,与孩子的遗传体质和营养状况都是有关系的。如果孩子在四个月之前就出牙,或者十二个月之后才出牙,这都是异常的,都是不好的现象。乳牙一般是在两岁半就出齐了,总共20颗,然后6~7岁开始换牙,也就是恒牙,总共是28~32颗,最后的智齿差不多20岁左右才会出齐。所以如果孩子五个月就开始出牙不用紧张,也基本上算正常的一种现象。
02:22
五个月出牙齿正常吗
五个月出牙是正常的。孩子的牙分为乳牙和恒牙两种,乳牙一般是在四个月到十个月开始萌出,如果超过十二个月还没有出牙才算异常的,如果早于四个月,也是异常的,所以五个月出牙是正常的。这个出牙跨度有长达半年的差异,和孩子家族性的遗传体质、营养状况,及孩子整个出生史都有一定关系。如果孩子五个月出牙,孩子的父母出牙比较早,或孩子营养状况是比较好的,所以见到五个月出牙不用特别担忧。但孩子从出牙之后,就要注意口腔卫生,可用纱布蘸淡盐水或温水给孩子拭牙,从小养成给孩子做牙齿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03:04
一岁半的宝宝发育标准
一岁半的宝宝这个时候一般的身高是在76~88cm左右,这个是一个平均的范围。它的体重,一般在11~13公斤左右。因为这个时候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方说出生的体重,出生的身高会直接影响这个时候的体重情况。一般我们在出生体重如果偏低,这个时候体重可能也会偏低一些,所以他是一个正常范围,不要过于苛求,都一定要达到一个共同的素质。他会受一些这种先天因素的影响,当然也会受到后天因素,像喂养孩子的睡眠,当然也有一些疾病的问题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高和体重。
宝宝走路晚的9大原因
宝宝走路晚的原因很多,首先与遗传因素有关;其次是学走路时患病,推迟学走路的时间;另外环境因素、安全感不足、逆反情绪、体质差、缺乏锻炼、穿衣过厚、体重过重等也会导致宝宝走路晚。
女孩停止长高的征兆
女孩停止长高的征兆之一是身高在两年左右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女孩子的身材变得瘦弱苗条,也有可能是停止长高的征兆。除此以外,生理特征稳定以及饭量变小也都预示着要停止长高。
15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
15个月的宝宝其发育标准根据性级别不同,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男宝宝身高体重头围正常数值与女宝宝身高、体重、头围等正常数值有所差异性,但只要在正常范围内,都代表身体健康。
发育迟缓怎么治疗
生长发育迟缓治疗,要积极地寻找病因,要针对病因来进行治疗,比如补充营养,同时强化训练、智能训练等。是什么原因造成迟缓,就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比如缺锌引起,要积极地补充锌元素;如果药物影响造成,要积极地调整药物用量。另外,对于生长发育的迟缓来说,除针对病因治疗以外,还要进行强化训练,包含多方面,像体格方面,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做拉伸,多打篮球、跑步,相对来说有利于孩子体格的发育,有利于身高增长。智能方面,如果孩子出现了智力发育迟缓,不管是认知,还是行为,要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游戏,在游戏中不断强化,不断的反复地进行训练,从而促进孩子的智能发育。一般轻症,可以在家庭中选择相应的智力游戏,或做疏导等等。但如果在家庭中效果不是很好或比较复杂,要借助机构或康复训练机构,在康复治疗师的作用下来积极地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2:05

2020-02-24

61724次收听

发育迟缓可以治好吗
比较轻的生长发育迟缓进行积极的早期治疗,大部分还是可以得到痊愈的,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像苯丙酮尿症的孩子,早期筛选出来了,给他低苯丙酸的特殊饮食,这种孩子后来的成长,几乎会和正常人一样,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反而有一些生长发育迟缓,就是那种比较复杂的原因造成的迟缓,有可能会对孩子相对来说造成比较大的危害。这种迟缓纠正起来会比较困难一些,所以说在临床上,如果你监测到这个孩子有生长发育的迟缓,建议大家及早地就诊,早期识别、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于生长发育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我们经常说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生长发育是儿童和成人相对来说比较特殊的一点,家长应该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及时地监测,这样一旦发现有生长偏差,就及时地去医院就诊,这样就不会耽误孩子的成长。
语音时长 01:43

2020-02-24

57150次收听

两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值
2岁男宝宝的平均身高78.3~99.5厘米,体重117.54~19.06千克,头围44.6~52.5厘米。2岁女宝宝的平均身高77.3~98厘米,体重16.77~18.7千克,头围43.6~51.4厘米。儿童的营养供给充足及营养成分均衡对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2岁宝宝发育迟缓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点,1、遗传因素:可表现为家族性身材矮小,主要与父母及家族基因有关。2、孕母因素:孕妇营养缺乏、情绪异常、使用药物﹑接受辐射和环境等,均可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肾小管疾病等可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
语音时长 01:41

2020-01-09

51044次收听

婴儿多大会走
大部分婴幼儿是在出生以后就到12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迈出第1步,一般是在出生以后14~17个月左右的时间才学会走路,而具体学会走路的时间要根据个人学习走路的时间来决定。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快速学会走路的话,不光要多加鼓励,最关键的是要让其多加练习。这样跌倒的概率就会大大下降。
03:03
发育迟缓如何治疗
生长发育迟缓的治疗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此外,还需要强化训练,包括体格方面的训练,所以需要孩子到户外活动。生长发育迟缓的治疗,一定要积极地寻找病因,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缺锌则补锌。除了针对病因治疗以外,我们还要进行强化训练,这种训练包含多方面,比如体格方面,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另外就是智能方面,可以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游戏,在游戏中不断强化,反复训练。一般来说比较轻症的,可以在家庭中选择相应的智力游戏,如果在家庭中效果不是很好则需要借助康复训练机构,在康复治疗师的作用下来积极地进行治疗。
小儿生长过快应该怎么治疗
对病情较轻的患儿,仅用中药治疗即可,待性征消退后仍需用药加以巩固疗效,一般在10岁停药,停药后需长期随访,如有复发立即再用药。或单用GnRHa治疗,一般在2~3个月后性征会明显减退,但需用药1年以上才会明显改善骨骼发育。对长期应用孕酮类激素药或达那唑治疗的患儿,家长要配合医生每3~6个月查一次肝功能,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药。
02:39
运动发育迟缓的表现有哪些
运动发育迟缓的孩子,如果达不到正常发育的标准,比如在一定的年龄段孩子的自主能力如果很弱,日常的活动都不能独自完成,就可被判定为运动发育迟缓。运动发育包括两大部分:第一个是大运动能力的发育,第二个是精细动作能力的发育。运动发育迟缓大多数都是指孩子大运动能力发育迟缓。孩子大运动能力发育的正常进程,三个月龄的孩子能够俯卧抬头;四个月的孩子能够自主翻身;六到八个月龄的时候能够独立坐;七个多月时能够独立爬行;九个月龄左右能够独立扶站;一岁左右能够独立行走。假如孩子的大运动能力到了相应的年龄段还不能有这些动作,认为是大运动发育迟缓。
发育迟缓和脑瘫一样吗
发育迟缓和脑瘫不一样。脑瘫是脑性瘫痪的简称,指孩子出生一个月之内,由于非进行性的脑损伤造成的脑性瘫痪或者是姿势异常。它的最大特点是硬瘫或者软瘫,肢体非常强硬或者很软,孩子运动能力低下是最重要的指证,还有姿势的异常,他的姿势与正常孩子相比有明显差异。从名称上分析,脑瘫通常肯定会有瘫痪,即患者的运动能力非常差,孩子该会坐却不会坐、该会走却不会走,但是患者经过治疗可能能够独立行走。也有一部分脑瘫严重者,可能终身都不能够行走,需要靠辅助器具才能够实现位置的移动。脑瘫患者可能伴有精神发育迟滞,也有一部分脑瘫患者的智力核心能力的水平、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正常,只是他的肢体瘫痪。精神发育迟滞通常是指几大能区,包括适应性能区、精细动作能区、大运动能区、个人社交能区、语言能区,至少2到3个能区以上发育比正常孩子迟滞。
语音时长 02:02

2019-01-25

52823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