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炒栀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发布时间:2025-09-28 22:04 相关企业:博禾医药

炒栀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心烦、黄疸尿赤、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等症状,但脾胃虚寒者慎用,孕妇及过敏体质者禁用。

1、清热泻火

炒栀子性寒,归心、肺、三焦经,能清泻三焦火邪。适用于热病导致的心烦不安、高热神昏等症状,常与淡豆豉配伍使用。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的栀子苷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改善因内热引起的口腔溃疡、咽喉肿痛。使用时需注意体质虚寒者可能加重腹泻

2、凉血解毒

炒栀子能入血分清除血热,对血热妄行引起的鼻衄、咯血有辅助疗效。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可外敷缓解热毒疮疡。临床常与黄芩、黄连配伍治疗湿热黄疸,但肝功能异常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3、消肿止痛

炒栀子外用可减轻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红肿热痛,所含京尼平苷具有镇痛效果。可将栀子粉与鸡蛋清调敷患处,但皮肤破损时禁用。对于目赤肿痛,可用栀子煎汤熏洗,配合菊花、夏枯草效果更佳。

4、调节肝胆

炒栀子能促进胆汁分泌,改善肝胆湿热导致的胁痛、口苦。常与茵陈、大黄组成茵陈蒿汤治疗黄疸型肝炎。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轻度腹泻,胆道梗阻患者应避免使用。

5、安神除烦

炒栀子通过清心除烦改善失眠焦虑,与淡豆豉组成的栀子豉汤适用于热扰胸膈证的烦躁不安。其镇静作用与调节γ-氨基丁酸受体有关,但不宜与中枢神经抑制剂同用。

使用炒栀子期间应忌食辛辣油腻,避免加重内热。常规煎服用量为6-10克,外敷适量。出现腹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慢性病患者用药前需咨询中医师,不可自行配伍其他寒凉药物。贮藏时需置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降低药效。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马齿苋泡脚有什么作用和功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