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和慢性寻麻疹如何区别 急性和慢性寻麻疹的3个区别细说

关键词: #麻疹
关键词: #麻疹
急性荨麻疹与慢性荨麻疹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病程长短、病因差异及症状特点三个方面。
急性荨麻疹通常病程短于6周,多数由食物过敏、药物反应或感染触发,症状突发且消退迅速。慢性荨麻疹持续超过6周,可能反复发作数月甚至数年,部分病例与自身免疫异常、慢性感染或物理刺激相关。
急性发作多与明确诱因相关,如海鲜、坚果等致敏食物,青霉素等药物,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慢性荨麻疹约50%为特发性(病因不明),可能与甲状腺疾病、慢性胃炎等系统性疾病相关,寒冷、压力等物理因素也可诱发。
急性荨麻疹风团泛发且瘙痒剧烈,可能伴血管性水肿(如眼睑肿胀)或全身症状(发热、腹痛)。慢性荨麻疹风团数量较少但每日或间歇性出现,瘙痒程度相对较轻,罕见全身反应,但长期搔抓易导致皮肤苔藓化。
日常需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及伴随症状,避免搔抓和热水烫洗。急性发作期建议限制高组胺食物如腌制食品、柑橘类;慢性患者可尝试低敏饮食,补充维生素D。两类荨麻疹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慢性患者可能需联合免疫调节治疗。反复发作或伴随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