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引起小孩肠胃炎

小孩肠胃炎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寄生虫感染、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病毒是儿童肠胃炎的常见病原体,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感染后会出现水样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治疗以补液防止脱水为主,严重时需就医进行静脉补液。
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等细菌污染食物或饮水后,儿童食用后可能发生细菌性肠胃炎,表现为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需进行粪便培养确诊,轻症可用益生菌调节,重症需抗生素治疗。
进食生冷、变质食物或暴饮暴食会刺激胃肠道,引发非感染性肠胃炎。婴幼儿突然转换奶粉品牌或添加新辅食也可能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调整饮食结构,少量多餐可缓解症状。
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寄生虫通过污染水源传播,儿童接触后可能出现慢性腹泻、腹痛、体重下降。需粪便检测确诊,进行针对性驱虫治疗,同时注意饮用水煮沸消毒。
抗生素使用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药物相关性腹泻。某些解热镇痛药或补铁剂也可能刺激胃黏膜。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配合蒙脱石散等胃肠黏膜保护剂。
预防儿童肠胃炎需注意饮食卫生,食材充分加热,避免生熟交叉污染;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婴幼儿餐具定期消毒;气候变化时注意腹部保暖。腹泻期间可进食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肠道负担。若出现持续呕吐、血便、精神萎靡或尿量明显减少,需及时就医。